走网格、守卡点、强宣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合肥市蜀山区南七街道丁香社区活跃着一支由70后、80后、90后组成的抗疫“红色娘子军”,她们把社区作为阵地坚守,舍小家顾大家,风雨无阻地守护着居民的平安和健康;她们焕发出坚毅本色,犹如铿锵玫瑰,在关键时刻撑起了社区防疫工作的一片天。
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南七街道丁香社区下辖多个老旧及回迁安置小区,人员结构层次不齐,人口流动性大,给社区排查、封闭带来了不少压力。其中汽修小区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开放式小区,面对多个需要封闭的小区出入口,这群“娘子军”没有退缩,和街居干部一起积极协商封堵解决方案,用了不到1天时间,就将口最多、最难封闭的老旧小区完全封闭,只留下北出口作为小区进入口并严格排查登记。
“我们虽然封闭了小区出入口,造成了一些出行不便,但是换来的是整个小区居民的安全和稳定,面对一些居民的不理解,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面对少数居民针对封闭式管理的不理解,以及一些流言蜚语,社区70后的党员方春琴总是耐心地告知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
在执守过程中,遇到态度恶劣,不配合登记、测体温,硬闯出门的小区居民,方春琴将其一一劝回;对于一些居民提出变通的无理要求,方春琴毫不犹豫的拒绝,并耐心宣传疫情期间社区管控规定。
每天除了要给孩子做饭,工作之余还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但方春琴依然坚守岗位,她说:“家里的困难可以克服,但疫情防控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一刻也不能耽误!”从年初一至今,方春琴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对进出小区的人员测体温、问去向、问事由、问接触史、登记车牌、登记联系方式。有人问她累不累怕不怕,她笑着说:“我是一名党员,在特殊时期,就应该站出来。”
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信息员”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心里都有顾虑,但是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条件虽然艰苦,但疫情防控不能等。”在大年初一的社区党委部署会上,80后的社居委主任胡晓芳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发出了“动员令”。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她每天都最早来、最晚走。
“你好店长,有市民来买东西,不带口罩不测体温绝不让进啊。”胡晓芳每天都早早来到路段上,督促营业的商家做好消杀和人员测温。“尹哥,辛苦了,最近复工返肥的人员比较多,咱们要加强严密排查,做到不漏一人!”走完门店她又马不停蹄地到小区执勤点查看排查登记情况。从年初一至今,这样的紧张忙碌的状态就成为了她的工作常态。
为了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她周密筹划、协调部署,带领大家开展“地毯式”摸排,从办理人、车出入证了解居民信息、每家每户打电话核实信息、动员居民扫码线上登记、协调派出所和物业了解信息,再到入户询问信息,最终到建立详细的居民底册清单和疫情防控“作战图”,每一个环节她都带头冲在最前面。为了尽快掌握最准确的一手防控资料,她经常加班加点,连夜排查核实,用行动为群众编织一张“安全网”。
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
90后的党员孙媛媛是社区团支部书记,同时有着多年的卫生计生工作经验。面对疫情,她把孩子送到婆婆那里,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每天巡街巷走社区,发放宣传单页,向居民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争取把知识传递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个家庭;电话随访重点疫区来肥返肥居家隔离人员,时刻关注其身体状况,提醒注意事项,全天候呵护居民身心健康。
“各位居民,现在是非常时期,请大家尽量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孙媛媛说得最多的是防疫宣传知识,微信运动上的日均步数每天都超过1万步。她说:“我多走点路,居民就能少出门,这样也能防止疫情扩散。我会加倍努力,一直奋战到疫情结束的!”。不过她深知,要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单单靠社区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群众、群防群控。作为社区团支部书记的她,积极发动辖区青年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社区有4户湖北返肥居民在居家观察,孙媛媛就成为了他们“一对一”的“管家”。每天她都会早晚关注这几户居民的身体状况,询问其生活需求,还经常发布一些温馨提示和正能量内容,为这些自行隔离的居民送上心理安慰。不仅如此,她还开展电话排查,面对每天上百个电话,她早已说得口干舌燥,但她总会说“我是党员,我能行。”
疫情防控期间,丁香社区这支“红色娘子军”与男同志一起编组参与到各生活小区、重点路口排班值守、巡逻守护,不厌其烦地开展扫码登记、核对信息,测量体温、宣传防疫,坚持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大街小巷留下了她们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余亚明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