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下有彩虹
来源: 2020-04-01 10:38:18 责编: 大虫

社区融文头


油布伞在我国伞的发展史上是非常久远的。孤峰油布伞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贡献。宣城市泾县雨伞生产历史悠久,据泾县县志记载,雨伞与宣纸、宣笔及茶叶并称泾县的四大名优特产。皖南千年烟雨,伞下自有彩虹。孤峰油布伞是泾县民间伞业的活化石。

孤峰油布伞产于泾县昌桥乡孤峰村,产区山势雄翘,竹木青翠,尤以生产毛竹闻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孤峰油布伞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孤峰油布伞的成长发展。孤峰油布伞制作工艺分八大工序,八十多道小工序,选料要求非常高,纯手工制作,非常复杂。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一般都需要一周左右。

泾县孤峰村有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这家作坊里,生产着一种油布伞,老板叫郑国民,201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国民家世代都以制伞为生,他从小看大人们做伞,耳濡目染,跟随父辈在作坊里日日制伞,一做就是三十几年。1987年,初中毕业的郑国民正式进入孤峰雨伞厂学习制伞技艺,坚持要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他们所制的雨伞,美观耐用,制作过程有选材、量尺寸、刨竹节和分片、打孔、排竹、套伞头、伞骨与伞头相连、制伞面、上布、刷油、盖章或署名、晾晒,每一步都由工匠纯手工完成,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固定尺寸来做,层层把关,成功地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孤峰油布伞2_副本

郑国民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制伞上丝毫不敢懈怠,在其他叔辈师傅精心指导和经验传授下,他潜心探索,制作的工坊设备简陋,暑热冬寒,从毛竹原料变成根根伞骨,再将每个零部件组合起来,都在这个墙壁斑驳的小屋内完成,他的手上常年贴有创口贴,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竹篾划伤。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忘回馈家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厂内有附近贫困户过来打零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因此厂子2018年成为县级扶贫基地。2019年4月他受聘于泾县昌桥中心小学,当上非遗文化辅导员,已多次为学生讲解和演示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及中国悠久的伞文化,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弘扬民间文化是我的责任。我愿意将油布伞的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守住非遗,守住从老祖宗那里继承来的手艺活,让我们的后辈让世人都看看中华文化的风姿。”(干梦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