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市泾县榔桥镇集镇的申马广场、政府大楼广场、205国道主要路段,每天都能见到一道橙色的风景。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保洁员何平安身着橙色工作服、戴好护袖、手持环卫工具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
何平安是是马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患有心脏病,孙女在集镇读书。为了更好照料孙女的生活学习,何平安和老伴搬到集镇居住,集镇生活消费支出较大,何平安决心找份工作补贴家用。榔桥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秉着“优先使用,能用尽用”的原则积极应聘年纪较大、技能缺乏但身体素质较好的贫困户为保洁员。经马渡村扶贫专干介绍,何平安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成功应聘榔桥镇保洁员。
何平安从事保洁员工作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少说多做。从早上5点到傍晚6点,何平安不落下每一个卫生死角,确保负责的区域内道路、房前屋后、绿化带的干净整洁。初夏闷热潮湿,何平安打扫一遍下来就要花上3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早已汗湿。何平安还坚持对区域内的居住点和道路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地上有废屑、烟头、枯枝落叶,他都不嫌麻烦一一拾起,一弯腰一起身,动作轻快且麻利。
何平安表示会尽自己所能坚持从事保洁员工作,“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与充实,身体也比以前硬朗不少。现在我们镇上的居民素质越来越高,乱扔乱丢的现象也有所改善,我岁数也大了,没啥本领,能够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队伍里,我感到非常自豪!”何大爷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出贫困户自力更生,为家乡的美丽建设贡献力量。
“我从2015年开始担任榔桥镇保洁员,每月有1000元的固定工资,从去年开始负责打扫集镇区域内的4个公共厕所,政府又每月给我发放800元的补助。”何大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目前榔桥镇已与11名贫困户签订保洁员聘用合同。镇人社所负责人表示,聘请贫困户当保洁员,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能够解决贫困户的生活保障问题,又能够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美好乡村建设。(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