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 解民所需 精准脱贫
来源: 2020-05-18 15:41:21 责编: 陈亮

安徽日报logo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凤台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首要政治任务,全县选派帮扶干部扎根扶贫一线,在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创新扶贫方法,健全扶贫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促使贫困群体就业创收,精准脱贫。


扶贫也要扶智   扶贫专干义务担任英语老师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驻凤台县朱马店镇利民村扶贫工作队在驻村伊始,经调研得知该村无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课开不起来后,便排除人少事多的困难,安排英语基础较好的扶贫专干到村小学义务教授英语。

“我是2018年9月来到利民村的,我和另一位扶贫专干自去年开始为小学为3-6年级的学生授课。截止目前,我们已不间断教授英语5个学期,让村里的孩子有了英语基础,不输在起跑线上。扶贫也要扶智,这也是我们扶贫工作队共同的目标”扶贫专干姜春志说道。

据扶贫第一书记兼队长杜文廷介绍说,在突出扶贫扶智上,他们还通过奖补政策,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对于贫困户、边缘户子女考上县级以上中学、大中专院校的,该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年给予1500元至3000元的奖励。


六年丹心扶贫路  扶贫队长成为村民“心头好”

来自凤台县司法局的陈景明,是凤台县钱庙乡陈圩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书记、村主任。他2014年10月只身一人来到陈圩村,这条扶贫路,一走就是六年。在驻村期间,他主动加强与县直部门沟通联系,帮助村里争资金、引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年来,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3083.5万元,帮助村里新修建水泥路31条、水泥渠15000米,危房改造59户,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排涝站改扩建、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新建校舍、全村亮化全覆盖按照太阳能路灯260盏、绿化(村内栽植风景树10000株、黑桃5000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平安乡村(雪亮工程)创建、2019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田间地头林网建设10000棵中山杉及2020年省级美丽宜居重点示范村创建等项目。

悠悠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六年来,作为第一书记,陈景明始终把残疾人家庭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残疾人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他就力所能及的去帮。

现年48岁的村民陈在豪患小儿麻痹症成为二级残疾,父亲早在20多年前就因病去世。1986年陈在豪小学毕业后和母亲仅靠3亩责任田生活,至今仍和84岁高龄的老母亲刘洪英相依为命,家庭极为贫困。2013年他家申报了低保,2014年被评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景明得知他家情况后,多次到他家看望慰问并冒雪把自己穿的羽绒袄、汽车坐垫和被子送去做铺盖,与他促膝谈心,宣传党的“351”、“180”等扶贫政策。陈景明优先安排陈在豪到村草绳厂工作;开发村公益性岗位担任村护林员每月工资500元,帮助其实现就近就业,就地挣钱,就地致富;每年午秋两季秸秆禁烧时,他都为陈在豪安排下村巡逻的公益岗位,每年给予近2000元的务工补助;乡村为他家建的光伏电站,每年分红收入1200元;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每年分红2400元;民政部门残疾补助1520元,加上农作物收入,已达到40000多元,2016年陈在豪实现了如期脱贫。

1

护林员陈在豪在地头巡逻查看中杉山的长势

齐海队村民聋哑人汪国秀和村民陈桂友是20年前在外打工经人介绍认识结婚的,婚后生下一女儿今年已读高中,一家三口生活困难,陈景明得知情况后,为汪国秀按程序办理了残疾证,并申办了低保。优先安排陈桂友当村里保洁员,每月收入700元,光伏、产业扶贫、特色种植业项目补助、社保兜底、产业分红、义务教育补助以及5亩多地农作物收入达到了近30000元,2016年实现了脱贫的目标,陈桂友逢人便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人民政府对我的照顾,我如今还吃不饱饭,女儿也上不起学呀,现在女儿上学不要钱,每年政府还给2000元生活补助,生病花钱全报销,我自己干活的劲头更足,对致富充满着信心”。

六年里,陈景明不辱使命的丹心,为残疾人家庭谋生计,与残疾贫困户结下手足情谊,被残疾人亲切地称为“一心向着咱的好书记”。

 

昔日“闲置校舍”  变身“生产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凤台县桂集镇洼刘村扶贫工作队在进驻以后,调研发现洼刘村缺乏产业活力,村内贫困群体缺乏就业平台。之后经过村情考察,工作队发现村里有一处闲置的校舍,面积比较大,闲置在那里比较可惜。

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的沟通后,决定将闲置校舍进行修缮改造成“生产车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先后通过引资金、选项目等多样化措施,成功引进香港丽达集团落实服装加工项目,引进中凌鞋业落实鞋子加工项目。目前,香港丽达集团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已带动就业30余人,其中贫困户2人,月增加收入2600元,租金第一年为6万元,逐年递增3000元。中凌鞋业与洼刘村签订扶贫车间三年租赁合同,年收租金1.5万元,逐年递增1000元,目前已带动就业20余人,其中贫困户1人,月增加收入2800元。

2

​村民在香港丽达集团服装加工车间工作

同时,扶贫工作队为激活基层发展内生力,壮大集体经济,建设了60KW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新建3座食用菌大棚,年增加集体收入4.5万元。

据了解,扶贫工作队队长闪电厂是凤台县政协副主席,他积极发挥政协工作联系面广的优势,联系社会各界人士主动与洼刘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曾两次举办香港丽达集团扶贫捐赠活动,共向全县2400余名贫困学生每人捐赠校服1套,捐赠现金11万元。凤台县民革、民盟、民建等民主党派到村开展慰问资助活动,为贫困学生送去现金及学习用品。凤台县县医院、县中医院、县新长征医院专家4次到村开展扶贫义诊活动。(李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