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琥珀街道推进“五好”小区建设
来源: 2020-05-26 16:20:19 责编: 陈亮

102739817960

小区是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虽小,但却关乎千家万户。

在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和很多位于老城区的街道相似,居民小区数量多、且各有特点。为增强小区治理能力,琥珀街道以建设党建引领好、群众自治好、各方协同好、为民服务好、社会风尚好的“五好”小区为抓手,根据各类小区特点,采取分类施策、典型示范的方式,实现服务零距离,推动形成群众满意、邻里和谐的小区氛围。

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不留“空白点”

琥珀街道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下辖六个社区,共管理74个居民小区,其中自管小区33个、单位管理的小区28个,物业企业管理的小区13个。“我们首先是依据小区大小、相邻等特点,科学合理建立小区党组织,不让一个小区出现党组织‘空白点’。”该负责人说。截至目前,琥珀街道共建立小区党组织47个,实现了小区党组织全覆盖。

以翠竹园社区为例,该社区全面梳理各小区党员数量,掌握党员分布情况,对于党员数量符合条件的,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快建立小区党组织;对于党员数量较少的小区,与相邻小区成立联合党组织。“针对小区党员担任书记的党组织,社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指导小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对于有物管的小区,通过党建工作规范小区物业服务组织,使小区物业公司变‘被动管理’为‘前置服务’。”翠竹园社区党委书记韩晓慧介绍说。

党员队伍冲在前居民“一家亲”

小区治理工作重在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琥珀街道在小区治理中不断探索新模式。

5月26日上午,记者在琥珀街道国轩苑小区议事厅里看到,小区治理团成员们正在讨论居民反映的小区内停车难的问题。经过现场商讨协调、实地查看、调阅规范图纸等方式,小区治理团对居民的诉求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在小区内环形道路设置道闸,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治理团成员来自于小区党组织负责人、网格长、物业公司负责人等成员组成,80%是党员,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为小区居民服务,群众的诉求在治理团便能实现、消化。”琥珀街道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说道。

“我们在小区成立类似于国轩苑小区治理团的党员服务队伍,引导小区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积极融入小区治理工作中。同时,我们还从群众骨干、文化娱乐队伍中组建小区爱心志愿服务队伍,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琥珀街道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说,通过健全组织队伍,真正变“百家人”为“一家亲”。

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针对居民反映的小区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民意调查

搭建议事平台 小区事大家议

市民高先生是翠竹园社区和谐家园小区业主,在打造小区睦邻点建设中,高先生和小区其他居民向小区党支部反映活动场地漏水事宜。经过小区和睦议事厅协商,小区物业公司对680平米的服务阵地进行防水加固、翻新整修。“真的是太开心了,现在小区里有了议事厅,很多问题大家都能亲自参与共商解决。”高先生兴奋地说道。

小区的事情居民共议、小区的治理居民共管,这样小区治理才能走的长远。为此,琥珀街道采取“线上+线下”阵地相结合,搭建各类议事平台,畅通居民议事渠道。线上依托小区业主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发动小区党员群众带头亮相、发声,宣传党的主张,开展小区治理、群众活动及好人好事等正面宣传。线下发挥小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建立由小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若干党员骨干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1+3+N”小区治理团队,共同对小区的治理问题进行议事、协商解决。

服务零距离“独角戏”变“大合唱”  

提供零距离的服务,让群众走出家庭的“小门”,融入小区的“大门”,居民的“我们”意识才能得到提高。

为了让更多的小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小区开展的活动中来,琥珀街道在推进小区治理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区党组织为突破口,通过业委会成员引导,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睦邻点开设舞蹈队、合唱团、手工制作等兴趣班,把服务送上门,让服务与群众零距离。

奥林花园社区推动组建的秋之韵合唱团吸纳了50多位小区居民参与,这支队伍在自娱自乐之外,还协助解决小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合唱团成员组成志愿者队伍,为奥林小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购物品送上门,协助社区做好政策宣传等。

同时,为实现小区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琥珀街道还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团队。翠竹园社区和谐之桥爱心社成员与小区15位80岁以上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探望、嘘寒问暖,给予经济、物质、精神上帮扶。

​小区治理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营造和谐和睦的邻里氛围。下一步,琥珀街道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行小区治理“五好”建设全覆盖,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以零距离的服务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局面,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周凤   陈三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