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景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新形势下小区治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居民最关心处着手,积极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子,提升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从无到有,“小区管家”劲头足
家家景园社区辖区内有20个小区,为了让小区治理落地生根,辖区内13个网格均成立了网格党支部、选优配齐支部书记和网格员,各小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小区议事会。并按楼栋、单元、户数,从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物业、业委会中选派楼栋长参与小区治理,随时随地了解群众需求。这支“小区管家”队伍,忙碌在小区、活跃在居民当中,排查信息、调解矛盾、传递温情,用心用情凝聚起小网格的大力量。
从有到实,当好群众“贴心人”
家家景园社区现有常住人口2万多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剧增,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堆积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和风险,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聚集到住宅小区,小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既有业主和物业企业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有历史遗留客观环境制约的老问题。小区事务绝大多数属于日常化的微小事务,但重复发生率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如何应对这些事务,非常考验小区治理的“绣花针”功夫。为此,家家景园社区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引领作用,整合了前期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从中“选优”,在投诉和矛盾多的凤二成立“管得宽服务队”,牵头督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凤凰城二期小区中的热心党员、志愿者、爱投诉的人员成立小区“管得宽服务队”,该队伍共计20余人,主要对小区中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巡察,发现问题进行分类上报,是物业公司的责成物业公司抓紧时间整改,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社区联系各部门给予答复和解决,帮助小区业主解决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问题。基本上形成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工作实效,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小区、服务精准到家门口。从根本上降低凤二的投诉,化解矛盾。“以前,业主找物业都是满腔怨气去理论;现在有了小区议事会的监督,业主都是心平气和地去商量,物业都是尽职尽责地去服务,小区美了,物业和业主的关系也越来越好。”社区党委书记吴传升说道。
从乱到净,网格实现“微治理”
“我们的小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家住凤凰城二期33号楼的王阿姨笑着说,“以前小区里乱停车,楼道堆物多,特别是设置在我们楼下的这个垃圾池,每天进出楼道都能闻到一股臭味,特别是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家里时不时都能飘进一股味,困扰了我和家人多年,自从小区议事会召开后,我们提了意见后,社区、物业多方资源很及时的就来处理了。现在社区帮我们实实在在的解决了烦心事,住着舒心多了。”今年通过小区议事会,居民代表建议将38号楼下的这个垃圾池移至不影响小区居民的位置。很快就有了回复,社区、物业和居民代表共同来到现场核实,对垃圾池的位置进行了重新选址,最后达成一致,将新选址的垃圾池位置污染降到最低,并对原先的垃圾池进行了拆除,同时在周边进行了公示,要求附近的居民今后不在此处倾倒垃圾。
由于前任物业公司不作为,导致多户小区一楼业主院子破墙开门,小区绿化带部分区域缺失,黄土裸露,看上去大煞风景。居民对此意见颇大。为了有效的改观小区整体环境,社区督促物业公司对小区绿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并投入13万元于今年4月开始对小区的绿化进行全面补种提高居民满意度,增强居民幸福感。
电动车是城市里近距离行驶的重要代步工具,随着市场保有量的不断扩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停放和充电,部分小区居民为了方便,直接从家里的窗户上甩下一根电线,放在楼下充电。不仅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小区议事会上,社区了解这一情况后,现场召集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进行商讨,考虑到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的实际困难问题,最终商议物业公司和小区业委会共同出资20万元,在小区内部进行选址,设置5处非机动车充电桩,既经济实惠,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督促物业安排好巡逻队员,防止车辆乱停放,利用好停车资源,使车辆停放有序。
小区楼道属于公共消防通道,由于前期物业公司不作为,导致许多小区业主习惯性地将家里的杂物堆放在小区楼道内,既影响进出通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小区居民对此意见颇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区联合小区物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对每栋楼逐层进行地毯式检查,集中对楼道是否有杂物、电箱水箱间是否有杂物堆放等情况进行了摸排,配合物业进行逐栋清理,积极与居民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从净到精,长效机制探新路
住在庐阳佳苑、颐和花园附近的人们,提起江夏路并不陌生,这是一条设置在庐阳佳苑和颐和花园两个小区之间的道路,曾经因为这条路的打通,附近居民们欢呼雀跃,因为这条道路是小区居民的孩子们直接通往颐和佳苑小学的必经之路,而且由于车辆少,无论是从距离还是从安全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附近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的管理却不尽如意,由于涉及到两个小区,道路移交存在着诸多并不十分明确的地方,上下学高峰期道路两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道路两侧机动车辆乱停放,道路部分存在坑洼不平等现象,导致车辆堵塞,环境差,附件的居民叫苦不迭。社区以小区议事会为依托,并以此为契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着手,将城市基层党建与群众关切紧密联系起来,召集附近两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和议事会成员代表进行商讨,由于居民提出的问题多数出现在庐阳佳苑小区附近,会上确定由庐阳佳苑小区物业公司暂时代为管理,并拿出具体整改方案,在道路出入口安装门禁系统,确保在不影响行人的情况下,对车辆出入进行有效管理。门禁系统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流动摊贩的数量。同时要求颐和花园小区物业对涉及到该小区在江夏路两侧的车辆进行清理,确保道路通畅,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由于小区道路窨井盖属于公共设施,部分窨井盖年久失修,找不到主管单位,遭汽车碾压松动的窨井盖经过车辆碾压后不断发出“咣当”声响,很是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特别是到了晚上,居民意见很大,社区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督促物业公司在松动的窨井盖上进行“量身打造”,安装上棉布条进行压实,做到“无缝对接”,以此进行降噪。花钱不多,却解决了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
截至目前,社区共召开小区议事会8次,累计参会人次超过200人,居民议事代表提出12个问题,累计解决8个问题。对平常收集的民情信息进行商讨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社区党委或上级相关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居民们越发认可小区议事制度,这几个月以来,小区变化不小,不但完成了多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除了小区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更有向心力。“居民自治的内生力量,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区党委也会及时的帮助他们协调化解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居民有话有处说,社区有事有人管’,起到了一个很好‘减压阀’的作用,”家家景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传升说道。(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