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昌桥乡:文明宣讲接地气入民心
来源: 姚强 2020-07-20 16:56:37 责编: 陈亮 实习生:刘莎

5f2ac966d2295d5a69824ba7ac522fc

​近年来,泾县昌桥乡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平台作用,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好政策,培育乡风文明。同时注重贴近百姓生活,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深入基层、落地生根,飞入寻常百姓家。

身边好人讲述身边故事

文明宣讲不光要让群众听,更要拉着身边群众讲。昌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身边好人故事进所(站)活动,邀请好人上台现身说法。

在中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城好人莫荷花给大家分享了她的故事。2012年莫荷花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莫荷花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务工,自己主动辞去营业员工作,担负起给婆婆喂饭、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等繁琐的护理工作,24小时照顾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有过怨言。“婆婆是个好人,我嫁过来这么多年婆媳关系一直很好。婆婆也是自己的父母,我做的都不算什么,孝顺父母是应该的。我们做好该做的,不仅是为了心中无愧,不留下遗憾,也希望孝心能够传下去”,莫荷花说道。莫荷花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听众,亲身讲述相比媒体上看到的好人故事,更具感染力,不仅有温度而且更显深度。

昌桥乡截至目前开展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交流活动2次,身边好人故事进所(站)10余次,通过身边好人讲身边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社会生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0c197072fde03a206132bea4874286c

科普宣讲深入田间地头

目前正值水稻孕穗期,为保证丰产丰收,昌桥乡邀请县种植推广中心前往各村,深入田间地头,为水稻种植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宣讲。

7月份,县种植技术推广专家和农技志愿者走进昌桥村和中桥村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户提供现场指导。“在防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益虫,适当放宽标准,不滥用农药,严格农药种类..……”宣讲结束后,农户就各自问题向专家和志愿者进行咨询,其中不乏贫困户身影,专家和志愿者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贫困户表示,这种培训好,希望今年水稻有个好收成。

昌桥乡将新时代文明宣讲与科技科普服务结合起来,组织专家和志愿者送科技下乡,注重针对贫困户的科普讲座和农产品种植培训,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运用一线视角、立足乡土实际,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不搞照本宣科,让宣讲贴近百姓生活,深入田间地头。

64689174067ffe1478b707864b04c01

非遗宣讲绽放传承之花

昌桥乡孤峰村的国民油布伞厂生产的传统油布伞,已经成为昌桥乡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吸引近万名游客和摄影发烧友慕名前去,目前已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昌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的又一项殊荣。

65d723c4f01fc4892539454be6050ec

昌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组织文化服务志愿者和油布伞技艺传承人深入百姓当中开展文化惠民以及油布伞技艺宣讲活动。通过宣讲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积极留住文化“乡愁”。7月10日,昌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走进孤峰国民油布伞厂,开展“非遗保护,文化传承”主题活动,为群众呈上文化遗产大餐,使得非遗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是通过宣讲,使其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得以传承与发展。

截至目前,昌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文化宣讲活动10余次,非遗文化专场3场,受众群众近千余人。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在昌桥乡广泛开展。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田间地头成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大课堂,使文明宣讲更接地气更入民心,同时群众的“好声音”反映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乡村振兴的憧憬。(姚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