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关工委:弘扬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 2020-09-05 20:49:11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LOGO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9月3日,是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当天,安徽省砀山县关工委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先后来到砀山县革命烈士陵园、孟宪琛烈士故居、王古楼革命烈士陵园等烈士墓地,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先烈塑像,聆听革命先烈英勇抗战事迹,并为烈士陵园、孟宪琛烈士故居等8个青少年爱国基地挂牌,重温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并教育下一代敬畏烈士,尊敬军人,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据了解,近年来,到砀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老军人、老干部、中小学生、人民群,以及在外地居住的烈士子孙和亲属,人员越来越多。每年清明节、9.30公祭日,来砀山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的达20000人次以上。在“七一”建党节期间,在陵园举行入党仪式,重温入党誓词的单位络绎不绝,砀山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县人民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弘扬先烈爱国情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对推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image

值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之际,砀山县关工委利用三天时间,先后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砀山革命烈士陵园、王古楼革命烈士陵园、王次青、孟献琛、刘新智、侯体备等八处烈士陵园瞻仰祭拜,座谈走访调研,深受教育。

image

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今年汛期雨水较大,有的烈士墓地失修失管,为此县关工委向有关县领导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建议把散落在全县各处的单个烈士陵墓以及不宜再作为烈士陵园的墓地,应以镇(园区)为单位集中起来建一处规模稍大的烈士陵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建造烈士陵园。二是建议对辖区内烈士的壮烈事迹进行普查,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编写烈士事迹宣讲材料,并把新建的所有烈士陵园,由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立碑纪念。三是建议抢救性从民间搜集烈士遗物,图片、文史资料等上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砀山革命烈士陵园建展览馆,以实物等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起到弘扬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四是建议烈士陵园实行长效管护机制,由镇委具体负责,设管护责任人和具体管护人,定期对烈士陵园清扫管护。

image

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砀山县关工委等经常组织中小学生瞻仰祭拜烈士陵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宣讲烈士事迹,让烈士精神永存,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永远焕发力量;用革命先烈英勇斗争故事激励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征程,努力教育引导青少年立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  李艳龙  冯志全 李怀春)(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