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五社联动”创新基层治理
来源: 潘发生 2020-10-30 14:33:04 责编: 陈亮

102739817960

1-深化“五社联动”机制

​合肥市西园街道运用“社会服务平台+社区自治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五社联动”,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并结合社区养老压力大的问题,创新开展“居家养老合作社”项目,将居民、家庭、邻里、专业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有效进行衔接,分层发挥各主体优势,构建互助养老、关怀养老、文化养老和专业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实践“多元·互助·合作”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建强服务网络,织密“一张网”

“点”上强引领,盘活全域资源。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统揽协调作用,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平台,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领域多元多样的驻地单位党组织、小区党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各类组织,进行高效对接,整合资源力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社区下移,把更多地人力、财力、能力向社区高效集聚,把更好地资源、财源、智源向社区精准引流,实现资源共享实体化、养老服务具体化,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线”上促联动,精准网格服务。按照市委“1+8”文件和蜀山区“五好”小区建设要求,以社区为单位,以小区为网格,建立健全由党组织牵头,选民代表、业委会、楼栋长、群众代表、物业企业和驻地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居家养老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对辖区内的高龄、孤寡、失能半失能、及生大病的老人进行一对一联系、面对面走访、点对点问需,形成在党组织引领下的“五社联动”精准服务,全面提升居家老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面”上求覆盖,引导全民参与。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搭建丰富多彩的参与平台,让更多热心居民、小区团队了解服务内涵,参与服务当中,不断增强居民为老服务意识,并由专业社工进行指导扶持,形成能稳定、有效承接居家养老合作社微服务项目的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居家养老合作社已孵化和培育出邻里帮帮团、爱之翼小分队、康乐暖夕阳、楼栋美食分享队等社区社会组织5家,通过微项目认领的方式,面向特殊老人开展爱心探访、周末探亲、孝益笑生日会、祝福送到家等微服务。

补齐服务短板,健全“两保障”

引进专业社会机构,健全专业服务保障。2019年,街道通过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合肥市蜀山区民生社会工作服务社),购买1名专职合作养老社工,用项目化的方式运作合作养老项目,并孵化和培育本土的社区社会组织,撬动辖区专业企业资源等,充实合作养老力量。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力量的投入,为每个社区购买1名专业合作养老社工,确保合作养老服务能持续高效的开展服务。

引进爱心企业注资,健全专项资金保障。2019年,在“乐养·西园”合作养老专项基金的支持下,由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出资50000元,同时发挥专项基金的筹资功能,向辖区7家企业单位筹集资金79630元,共129630元,为合作养老项目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服务持续性。今年我们又通过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乐园·人家”专项基金,向街道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辖区企业筹资,进一步拓宽社区居家养老合作社服务资金筹集渠道,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激活社区养老的“造血”功能。

培育服务力量,奏响“三部曲”

统一招募,深挖养老参与力量。通过开展节假日活动、亲子互动等社区主题活动,深入挖掘社区热心居民、公益达人等参与力量,提升居民志愿服务意识,目前合作社内已经加入居民志愿者162人。

专项招募,升级养老参与力量。通过合作社面向辖区60周岁以上普通老人开展文体表演、便民服务、健康服务等,挖掘普通老人中的热心居民参与,将原有的文康类社区社会组织转型升级为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已有3支文康类社会组织成功转型加入合作社,成为志愿服务组织。

特定招募,拓宽养老参与力量。通过依托“彩虹行动”“阳光四季”两个面向特殊人群开展的服务项目,联动社区矫正对象、计生特扶家庭参与合作养老服务,拓宽为老服务团队。目前,共有33名这样的特殊人群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内的居民志愿者。

健全服务机制,筑牢“四平台”

构建社会服务平台,统筹项目实施。依托西园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统筹设计“乐居”居家养老合作社项目,由专业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特点编组服务,开设长者探访、便民理发、社区管家、健康加油、老年大学、孝益笑生日会六大类服务,由社会服务中心通过项目跟进、督导等方式统筹管理项目。

强化志愿服务平台,激发参与活力。通过强化志愿服务体验平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让服务深入人心,激发热心居民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为养老服务的高效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志愿服务力量。

打造社区治理平台,提升参与能力。以社区治理学院为社区治理平台,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社区治理学院开发设计课程,邀请社区治理类专家、高校老师参与授课,主要针对培育和孵化的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核心志愿者等群体,进行政策宣讲学习、培训服务技巧,提升大家的参与意识和服务能力。

建立交流展示平台,拓宽服务受益面。居家养老合作社项目开展前期,入社老人有65位。随着深入开展宣传推广、举办项目交流会等形式,目前已吸纳在册辖区精准受益社员(老人)270人,包括60周岁及以上生大病、残疾、失能老人、经济困难,75周岁及以上孤寡、空巢、独居的特殊老人140人,60周岁及以上普通老人130人。

满足服务需求,提供“N服务”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设计开发养老服务菜单,满足养老需求。2019年,街道共开展了三类九项服务,服务总人次6393人次。分别是面向社区所有60岁以上普通老人开展的便民、健康等低偿服务的普惠养老服务;面向有兴趣爱好的60岁以上普通老人,依托老年大学开展培训指导等教育类的文化养老服务;面向60周岁以上生大病、残疾、失能、经济困难老人,75周岁以上孤寡空巢独居老人,通过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志愿者作用,开展的精准养老服务。

今年,在原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扩容增面,推出了以“普惠、文化、精准、嵌入、医疗”为主题的五类十二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同时,全面总结美虹社区试点经验、取得成效,在全街进行全面推广,扩大受益范围,并通过社会创投的方式筹集项目服务资金,全面升级项目品质,预计2020年养老服务人次达30000余次。

今后,在街道党建工作引领下,通过进一步挖掘整合辖区资源,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和专业社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广泛参与,调研跟进辖区老人的需求,动态设计开发服务菜单,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合作社”必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社区居民提供普惠养老、精准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各类服务。(潘发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