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惠民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凝聚起了干群争先奋进的精气神。
文化下乡凝聚民心。泗县是泗州戏的发源地,泗州戏在泗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今年以来,泗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文化惠民志愿者开展以泗州戏为主的送戏进万村演出17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获得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极大欢迎。同时,开展送公益电影下乡放映1500余场,农民体育活动200余场次,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舞大赛、曲艺大赛、唢呐大赛”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实现了将文化设施搬到农村、文化活动办到农村、文明新风送入农家目标,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年来,泗县还重点打造了乡村春晚品牌文化活动,演出中积极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充分发挥公益文化活动的正面导向效应和教化功能,在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中宣传政策、凝聚人心和改进村风民风。同时,泗县着眼于满足农村贫困老年人文化需求,组织文化惠民志愿者开展一月送一场文化演出进敬老院活动,切实丰富贫困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队伍建设增添活力。泗县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加强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文化工作活力。强化专业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目前,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下设“文艺轻骑兵”、公益电影放映、文化扶贫、展陈服务、免费开放5个服务分队,现有志愿者100余人,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合理调剂、充实公共文化机构编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足额配备,目前,全县各乡镇文化站工作事业编制人员均不少于3人。开展文化协管员试点工作,按照“村级推荐、乡镇审核、县级考核”的程序,为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一名专(兼)职文化协管员,同时培育了50名“村级文化带头人”,负责设施(设备)管护、活动策划和文化辅导等,确保事情有人做、设施有人管,活动有人办。加强基层文化惠民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帮助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至少1支文艺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已培育各类文化队伍200多支,其中广场舞队伍150余支、庄户剧团20余支、书画队伍30余支,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增添了基层文化工作活力。
形式创新增强实效。在加强基层文化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文艺志愿者把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的政策进行转换,化大为小,转变成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理论表述,即通过“说唱送演”等形式,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泗县“阳光工程志愿者”“数来宝艺人”梁贤地将扶贫政策及扶贫先进事迹编写成“唱词”,并录制成音频,自购音箱,用电动三轮车载着,走街串户的进行宣传,把扶贫惠民政策讲得通俗化、接地气,让群众记到了心坎里。今年春节期间,泗县文化惠民志愿者围绕“疫情防控”自发创作编排了三句半《泗县干群战疫情》、音乐快板《泗县齐心协力战疫情》等10余个文艺作品,用通俗易通、好学易记的方法形式,引导民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学主动应对疫情,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合力。
免费开放惠及民生。在节假日期间,泗县文化惠民志愿者全部坚守在一线,保障了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正常免费开放工作,为群众提供了图书借阅、艺术培训、艺术(展览)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服务。同时,泗县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还开展了泗州戏经典剧目演出、爱国主义电影放映、非遗展演、戏曲联欢会等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的节日。同时,泗县大力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泗县博物馆组织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专题展览活动,展示了该县自建党初期以来至改革开放时期的革命历程和成就。展览期间,累计接待青少年参观1万余人次,发挥了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泗县文化馆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寒暑假期组织志愿者面向未成年人开展丰富多彩少儿群众文化活动,如“4•23”世界读书日比赛、少儿舞蹈大赛、少儿书画大赛、少年国学讲堂、戏曲展演等活动,使未成年人通过参与活动,丰富知识、提高技能,达到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通讯员 王靖)(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