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泗县屏山镇屏西村道路变宽了,路灯变亮了,环境变美了,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配套齐全,扶贫工作室、驻村警务室、图书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等村级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省直机关工委驻村扶贫干部的扎实工作,让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
抓基层党建 促脱贫攻坚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农村工作和提升战斗力的基础,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皞带领工作队员及村两委,一直将宣传党的各项政策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我们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院户会和入户宣讲等方式,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宣传省委、市委、县委各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党的惠民惠农政策宣传到家家户户。”李皞说,让老百姓知道政策情况了,我们的扶贫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了。
坚持“三会一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李皞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每天的必修课。村干部纷纷表示,李队长经常指导我们抓好工作需要抓好精神引领,每天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各种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坚持质量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坚持能人带动,培育致富带头人;坚持全员覆盖,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加强党务村务公开,自觉接受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三坚持’+‘两加强’是李队长探索出来的工作新模式,这种模式促使了我们各项工作都能高效运转,我们村党总支还多次被授予屏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谈起现在屏西村的面貌变化,干群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强双基建设 聚民心合力
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李皞带领驻村工作队坚持脱贫质量提升,强化对标补短,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两年多来,新建农民文化广场舞台,每年举办一场农民春晚,适时举办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当地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利用废弃垃圾场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长廊……
驻村工作队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清理猪圈、旱厕、私搭乱建30余处,治理废弃汪塘12处;新修大型公共厕所8座,小型公共厕所21座;安装路灯300余盏;实施危房改造19户,对全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全村群众安全饮水得到进一步保障;针对屏吴公路路面破损严重问题,新修3.2千米混凝土路面。
抓产业发展 谋乡村振兴
如何做好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以来是驻村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李皞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进行商讨,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致富能手先后前往河南南阳、省内的舒城、霍邱、明光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最后结合村里实际,提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月初引进的贝贝梦家纺有限公司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顺利投产,吸纳当地农户60余人就近就业;贫困户苗爱国的60亩稻蛙养殖基地也顺利建成,通过养殖业实现收入50万多元,他本人也完成了从贫困户到“青蛙王子”的华丽转变,成为了屏西村的致富带头人;引进秸秆收储中心项目,仅此一项每年增收12万元。短短的几年时间,屏西村由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发展到现如今集体经济年收入超30万元的经济强村。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屏西村产业,在省直机关工委的大力帮助下,确定了以艾草种植为发展方向的乡村振兴之路,并制定了项目发展规划。李皞说:“计划以屏西村为中心,联合周边村庄大力发展艾草种植,三年内规模扩大到千亩以上,建立屏山镇艾草产业园,引进企业进驻,进行产品深加工,拓宽广大村民的增收致富道路。”(通讯员 贺微微)(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