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护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文化队伍职能,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完胜脱贫攻坚收官之战,顺利开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泗县瓦坊乡采取“三个主动”举措,强化乡村文化创新治理,推动传统乡土礼俗与时俱进,融合现代文明,深化乡村文化内在意蕴,为新时代乡风文明保驾护航。
主动查摆服务体系,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应有作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为全面实现农村群众文化有阵地、娱乐有设施,瓦坊乡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了所有行政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长期发挥服务体系功能方面,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乡文化站制定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管护和使用办法,并定期逐村逐项对阵地进行问题查摆。如:文化广场和舞台是否损坏、农家书屋书柜损坏和图书更新、电子阅览室使用、乐器的管护和使用情况等等。对查摆存在的问题,现场列出清单,督促村级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有效地防范了文化设施成为摆设、没人维护、随意私占等问题,提高了文化治理水平,提升了文化阵地的价值功能。
主动创新管理模式,规范和文明乡村文艺演出市场。为有效防范唢呐等演艺团体涉黄低俗演出,瓦坊乡多措并举,乡文化站通过“瓦坊唢呐班微信群”实施“警钟长鸣”的提醒和强调措施,从源头上遏制住唢呐等演出团队负责人组织相关低俗涉黄演出的念头。通过村村通广播的声音宣传和村组干部的上门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放弃邀请低俗演出节目。要求农家书屋管理员强化职责和权力,积极主动作为,对辖区内的演出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和说教,对顽固抵抗的,随时上报,乡文化站、派出所和县文化执法大队立即采取联合强制治安处罚措施。
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是文化艺术题材的前沿阵地,农民是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和主要传承者。瓦坊乡在深入挖掘和培育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泗县瑶剧”品牌的同时(该剧种由该乡文化站挖掘、培育,并推动其被批准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定地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举措,积极开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如:乡村两级文化工作者主动发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鼓励农村文化活动爱好者自由组建花挑、旱船、钱杆舞、广场舞等队伍,乡文化站现场指导、编排出讴歌新时代、崇尚文明新风尚的节目,鼓励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利用节假日走村串巷演出,营造节日愉快氛围,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的乡风文明奠定人文基础。(通讯员 曹伟)(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