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是等不来、靠不来的,要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泗县草沟镇夏庙村贫困户时培永在政府的帮扶下自力更生,通过发展养猪养殖顺利实现脱贫后由衷而感。来到时培永家时,他正在猪圈里给猪喂饲料、清扫猪圈,忙得不亦乐乎。
时培永,今年42岁,家中共有5口人,他和他妻子都是二级精神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虽有病残,时培永也要以一己之力撑起全家的负担。可是日子总是肘见踵决,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系,这个家风雨飘摇几乎陷入绝境。时培永的遭遇,被大家看在眼里。2016年,其本人也在当年提交了纳入贫困户的申请,经过两评议一公开等程序,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多次上门,结合时培永本人意愿和扶贫政策,为其专门制定因户施策的扶贫计划。低保、光伏补贴、家庭签约医生、代缴医疗保险……一项项帮扶政策接连落地,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和改善。“教育补贴政策,我也不用再为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发愁,这才能腾出精力来想点子把日子往好了过。”时培永直言,孩子是心头肉,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就有了干劲。
考虑到家里虽然有7亩地,但是光靠一麦一豆传统的种植收入远远不够五口之家的家庭支出,时培永有了养殖的打算。说干就干,很快时培永就圈起了猪圈,养了大概10余头猪。
赶上行情好,时培永通过售卖生猪获得了“真金白银”,人均年收入能达到7000元。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为他们一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一家人经济有了显著提高,稳定的收入给时培永注入了脱贫致富的“强心剂”。2019年,时培永一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作为一个贫困户来说,能有现在的成就,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镇村领导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也要求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培永说到脱贫经历,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现在的好日子,是靠着我自己的双手挣来的,我非常满足,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通讯员 杨秋秋 宁姚瑶 于海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