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和谐的幸福景象,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早春时节,漫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乡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屋,一块块绿意盎然的小麦田,一处处风景宜人的美丽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慢慢欣赏,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泗县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泗县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美丽蝶变。
发展特色经济富了百姓口袋。“我家一亩地能收入一万元,你还不信,我来给你算算这笔账……”近日,在泗县大庄镇,农户周云给笔者算起了去年自家的收入:一年两季特色作物,一季种大青豆,一季种元胡,真是在土地里也刨出了“金疙瘩”。在黄圩镇孙苏村种粮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带动群众就业,给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扇致富的大门。近年来,泗县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契机,通过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开展服务创收,加大土地流转等举措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工服务业、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挖掘乡村内涵彰显文化力量。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深挖历史、文化和自然等资源内涵,着力彰显乡村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方面的亮点。发动群众在村内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在宜种可种区域,见缝插绿,尽可能栽种各种树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改变乡村面貌。
深化乡村文明丰富精神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等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征求乡贤、五老人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积极调动群众参与规划、参加劳动、共享成果,依靠群众力量建设美丽家园。建设一批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等,增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为民致富服务功能。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道德模范”、“泗洲好人”“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妯娌”等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文化氛围。
据悉,2021年泗县将紧紧抓住“建设宜居美丽乡村”牛鼻子,推深做实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一户一块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完成14万亩高标准农田和0.67万亩“旱改水”建设任务。大力开展绿化泗县行动,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5个、省级森林长廊示范段10公里,完成植树造林1万亩。实施农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推动“互联网+农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优化农村居民生活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高质量完成美丽乡村中心村年度建设任务。(通讯员 单珊)(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