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王钦孔:一心为民谋福利 科技创新促发展
来源: 李艳龙 2021-04-12 15:30:12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果树专家”“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获得者、砀山县原政协主席王钦孔就是一位无愧于时代的楷模人物。他把满腔激情都投入到果树科研和科技推广事业中,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用辛勤和汗水书写卓越的诗篇,为砀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奋斗与奉献交相辉映的人生之歌!

王钦孔心系桑梓,热爱家乡故土,大学毕业后,毅然辞去在国家科研所工作的良好待遇,回到老家砀山,怀揣建设家乡的梦想,逐步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把大好青春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砀山的农林果树事业。

他是默默耕耘在农业大地上的“老黄牛”。50年前他就提出“全县大面积栽种梨树,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的治沙良策,在几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团队与大伙一道扎根乡村奋斗,在全县大力发展果树,保护和培育砀山梨新品种,创造出世界最大百万亩连片果园的“人间奇迹”。他是勤勤恳恳、开拓创新的“拓荒牛”,他持之以恒搞科研,坚持农业科技创新,把“水果论文”写在家乡发展的大地上,把贫穷落后的家乡变成鸟语花香的“果海绿洲”和举世闻名的“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他是俯下身子为农民大众服务的“孺子牛”。他一心为民,淡泊名利,当官为民谋利,回乡五十年,他从实际出发走扶贫路,坚持以技术引领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用科技创新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

面向未来,他是践行绿色发展的“老黄牛”

1962年,王钦孔考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因专业成绩优异,1966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担任中国科技服务队负责人,一直从事果树科学研究工作。

作为一名梨乡儿女,他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砀山酥梨和水果产业的发展。他深知,砀山酥梨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栽培面积一直很小,根本谈不上规模栽植和经济效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面积不大的砀山酥梨大都栽种在黄河故道两岸,在两岸成立了省果园场和县园艺场,两岸的梨园像坚强的士兵,对防风固沙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故黄河留下的沙荒盐碱地占全县四分之三,大多种的小麦、大豆和玉米,种下不好的主苗,生长也不好好结实,受风沙侵袭严重,经常风沙漫漫,一到春季风起,家家户户面缸上都是一层厚厚的泥沙。在劳动人民口中流传着“风起漫天沙,张嘴沙打牙,走路难睁眼,庄稼被打瞎”的民谣。

面对家乡砀山的这种情况,他一直忧心忡忡。为此,他主动放弃在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1972年,毅然回到家乡砀山工作,直接来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砀山酥梨集中产区良梨公社,从事梨的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将自己所掌握的园艺科技知识投身于实践,用科研成果推动砀山果树产业尤其是梨产业经济的发展,在自己为之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为了帮助农民掌握梨生产技术,更好更多栽种梨树,1974年,王钦孔、李庆伦牵头组织编写《砀山梨》,系统地讲解了砀山酥梨的栽培历史、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入剖析砀山梨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砀山梨的生产管理技术,是砀山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系统介绍砀山酥梨的著作。

“必须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梨树,因为砀山酥梨具有抗风沙、适盐碱、耐瘠薄的优点。”回忆起50年前的决定,王钦孔坚定地说,“砀山县只有种植梨树,才能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用森林发展砀山县的良好生态,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他先后组织和参与,对全县果树进行科学普查规划,围绕果树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砀山果树种植面积从12万亩发展到70万亩,其中梨的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就这样,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组织下,王钦孔和全县农技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近50年的努力,全县逐步发展了近百万亩连片果园,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成为“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砀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飞沙蔽日、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平原林海,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乐土”,不仅改变了农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砀山的生态环境。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农业部领导誉为“黄河故道上一颗明珠”。

为做好酥梨大文章,进一步提高砀山酥梨知名度,从1989年开始,在王钦孔的提议和大力推动下,砀山县政府首次组织举办梨花观赏活动(即砀山梨花节),多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讲好砀山酥梨故事,广交四海宾朋,达到招商引资、振兴砀山经济的目标,1993年第五届梨花节明确提出“梨文化搭台,经工贸唱戏”的指导思想,由王钦孔进入了组成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梨花节活动。本届梨花节第一次举办了大型开幕式,组织了砀山工农业产品宣传彩车游行活动,进行了飞机空中散发产品宣传单、直升飞机空中观赏砀山花海项目,第五届梨花节活动成为砀山县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会,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开展了许多业务洽谈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2021年,砀山县委县政府不断提升梨花节规划和档次,把梨花节推向了新的水平,越来越精彩,现已成功举办了26届梨花节。作为砀山旅游文化的“金字招牌”,砀山梨花节已成为展示梨都魅力、诚邀四海宾朋的盛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砀山梨花节获评中国特色生态旅游节庆奖,砀山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称号,成为中国优秀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砀山县“绿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王钦孔为砀山县水果生产快速发展奋斗50年,亲眼见证了砀山县由飞沙蔽日、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变成果海绿洲的全过程,为砀山县成为果农增收致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砀山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砀山”发展中,王钦孔是践行绿色发展的“老黄牛”。

持之以恒,他是践行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1972年,王钦孔回到家乡工作,先到良梨公社农技站当技术员,后历任县农林局果林组负责人,县果科所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副书记,县政协主席,一生都与农业打交道。他攻坚克难,创新引领,冲破重重障碍开展科研攻关,勤勤恳恳地开展果蔬技术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为砀山县果蔬产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立下功劳,是践行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要想把果树发展好,没有技术不行。王钦孔到良梨公社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农技站和果树科研究所组织起来,开展果树种植的技术推广工作。他不停地跑村庄、跑果园,向社员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反复探索试验,他突破习俗的束缚,与老梨农一起,对老梨树枯衰、果少、质劣的问题,对老梨树大刀阔斧进行改造,提出一套科学的“三步更新法”的老梨树“更新复壮”技术,使产量翻番上升,品质大大提高,效益大大增加,农民称之为“老梨树返老还童,焕发青春”。1974年至1975年经过他的多方努力,用自己的科技成果撰写脚本,自己出经费,国家专门为此拍摄了一部《改造老梨树》的科教片电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把此片定为全国发行的百部科教汇映片之一,并交流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王钦孔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起,一边总结果农多年来的经验,一边从产业经济发展中寻找新的课题,不断试验、创新,再去指导实践,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主持研究的砀山酥梨保鲜贮藏技术、老梨树更新复壮技术、“砀山酥梨早熟芽变-良梨早酥”“砀山酥梨优质丰产综合栽培技术推广”等项目,选育出“良梨早酥”、“砀山早梨”两个早熟新品种,提升了酥梨价值,为酥梨贮存保鲜提供保障,为全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荣获“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等。鉴于他对果树事业和砀山整体经济的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199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王钦孔“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果树专家”称号。

一心为民,他是践行共享发展的“孺子牛”

1995年开始,王钦孔任砀山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多年来,他为官不忘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采用政技结合,长年在一线工作,制定规划抓实施,坐点示范,科学规划,为全县果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方案。通过科技带动,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出科技成果,为全县果业发展做出示范,指出产业发展好路子。如闻名全省的葛集镇白腊园村、张马吴庄村、良梨镇良梨村、赵屯镇万楼樊庄村,都是其蹲点示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

1975年,退役军人吴思顺当选为葛集镇张马吴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年年麦茬豆、豆茬麦,靠种庄稼吃饭,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三、四十元,穷的叮当响,全村有七、八十个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成了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1976年冬天,时任砀山县农林局果林组负责人的王钦孔和县委办副主任吴思业作为县派工作组成员,来到当时前进大队张马吴庄村和白腊园村驻村帮扶,王钦孔深入村庄考察,了解农户贫困的原因,科学分析土壤的特性,思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良策,他提出发展金帅、红星等苹果种植的思路。

当年,吴思顺书记就按照王钦孔的思路,组织群众栽种了800多亩金帅、元帅等苹果树,王钦孔带领农技员在村里每周开办一次果树技术培训班。在王钦孔的指导下,全村用统分结合模式建起了八个统防统治的科技果园,带来了水果连年丰收,高产园出现了亩产万斤果的好年景。1984年,张马吴庄村的苹果总产量达到100万斤,次年产量翻一番,到第三年水果总产量突破300万斤。仅水果这一项年人均收入达1500元。苹果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1984年,王钦孔已经任砀山县副县长,但他时刻关心着张马吴庄村和白腊园村的发展。当全村人沉浸在金帅苹果增收的喜悦中,王钦孔又在思考新的品种了。他动员吴思顺书记全村规划改种红富士苹果,并帮助从外地引进红富士苹果苗。1987年春天,张马吴庄在全县第一个栽上800亩红富士,1990年红富士普遍挂果,丰产园亩产高达6000斤,求购者从四面八方涌进村来,全村200万斤红富士走俏市场,一季收入400多万元,单此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

1990年,张马吴庄村因为拥有2000亩苹果园而富甲全县。已经是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王钦孔,时刻想着张马吴庄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通过考察,他提出,用长线经济林——银杏树来替代。吴思顺带领干部群众砍伐全村杂木树几十万株,从山东购进银杏树成苗,一鼓作气栽种8万株。1994年,该村仅出售银杏叶就收入10万元。群众看见效益来了,当年又栽了10万株银杏树大苗;1995年,该村2000多亩果园也相继套种了银杏树。多年来,北京、济南、武汉、杭州、金华、大连、烟台、石家庄、长春等地的城市绿化人员争相来购买银杏树。从1995年以来,张马吴庄村仅出售银杏叶、银杏果和银杏成树,年人均收入就达1000元以上,百万余株银杏每年增值约500万元以上。到2002年,该村已发展3000亩银杏树,建成皖北乃至全省最大的连片银杏林,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聚宝盆”。

在王钦孔的带领下,张马吴庄村成为镶嵌在黄河故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享有“安徽省奔小康致富村示范村”“全省农村带领群众奔小康先进党支部”等10多种荣誉称号。1995年3月,张马吴庄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官职不论大小,只要为民办实事,就是得民心的好官;神仙是可敬,圣贤应该尊,带领大伙走富路,不是神仙胜似神,众人口碑有千座,吃水不忘挖井人。”村民赵立祥写了一首打油诗,是全村群众感激“恩人”王钦孔主席的真实写照。

虽然已经退休20年了,但是王钦孔不图清闲仍然经常关心着果农和农业生产,坚持搞课题研究,他经常给果农进行技术指导。他是践行共享发展的“孺子牛”,把农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心怀一颗赤诚之心,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摆花架子,不唱高调子,说实话,办实事,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去,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血脉相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担当和价值。

王钦孔动情地说:“现在砀山县不断创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及多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水果产业链延伸,电商的发展都进入新阶段。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人已八十,在党47年,和干部群众一起,全程参与和见证砀山县水果产业发展,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没有虚度,感到欣慰。只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自己一生的意愿。我没忘初心,没忘共产党员的价值,此生问心无愧。”(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