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泾县民政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紧密结合,把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倾力提升“五大能力”,扎实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社会救助能力。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各部门救助资源。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简化救助程序,加快救助效率。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化比对,充分发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作用,掌握社会救助对象基本信息。
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养老、适老化改造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年内完成3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适老化改造。着力抓好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适时开展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素质。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发展,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结合民政工作设立创投项目,由社会组织根据自身资质认领,目前公益创投项目已实施第三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社工人才培训与考试。加大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力度,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提升特殊群体关爱保障能力。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开通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扎实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全力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份认定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协调机制作用,分层分级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不断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及时足额发放“两残补贴”,并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扎实推行殡葬改革,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持续开展违规殡葬设施清理整治工作。进一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源头管控帮扶、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拓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不断提升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沈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