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厚勇同志,22年军龄,参加工作33年,中共党龄30年。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地方,认识的人都知道他工作认真,做事严谨,工作上曾被赋予“拼命三郎”名号。2018年4月,他再次请缨,受组织委派至萧县丁里镇河头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第2次冲在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帮扶期间,他用“严、实、真、诚”四个字,书写一名省直公务员的为民情怀,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成为战友们口中的“皖北新农人”。在建党100周年前夕,他获得了全省第七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荣誉,也为自己30年党龄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精准扶贫“严”当头
行伍出身,服从命令是天职。2018年4月,他告别因病卧床不能自理的80多岁老母亲,安抚好即将参加高考懂事的孩子,委托一肩担两家任劳任怨的妻子,带着嘱咐和责任,远赴离家349公里外的深度贫困村萧县河头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驻村期间,他严以律己,住在办公兼宿舍的村部,只配备了简单的生活用具,用苦作甜自己洗衣做饭,用爱为民陪伴月落日升。每月至少驻村22天,忙时几个月也难回1次家。4年来,他争取了600多万的项目建设资金,没有为自己建一个洗澡的地方,天冷时去小镇的浴池,天暖和就烧水在房间里擦洗。刚到村,他就带领工作队,走村串户,访群众、问党员,了解村情,掌握贫困数据信息,与种养殖能人大户交流探讨,拟定了驻村帮扶工作方案计划,在心中记下一本富民兴村的明白账。驻村不久,就在一次“空心村”治理中,因公负伤,致使3根肋骨骨折,他仍坚持在村工作3天,疼得直不起腰,才不得已去医院检查,被医生批评“不要命了”!为村“两委”换届选举,他和镇组织部门多次交换意见,推荐2名优秀年轻人,顺利当选进入村两委班子。严格党员发展,将3名优秀青年领进了党的大门。脱贫离不开致富,他跑项目,找资源,为节约开支,轻车简从,只住平价快捷酒店,以吃饱肚子为标准,很多是自掏腰包,以达到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摆花架子,不贪图享受,以身作则,被笑称为“背包书记”,得到工作队、村两委、党员群众和上级的肯定。
为民办事“实”着力
他来自农村,爱农村,爱农民,更展示一个农民之子的朴实。风雪骤雨中,走户看档案手册,酷暑严寒里进户家问困难想法。他接过贫困户递来的大碗茶,端起就喝,他与百姓交流攀谈亲如一家。他为烈属的后人申请补办烈士证奔走省、县十多次,不喝群众一口水;为未婚家庭1个孩子入学办理上户口苦口婆心;为24名留守儿童寻找联系单位共建帮扶结对;为30户贫困户家危房改造拍图丈量写申请;为伤残村民寻求轮椅申请救助;为五保老人送衣买米嘘寒问暖;多次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72眼机井建设改造……无论是贫困户还是边缘户或是普通户家,或是合作社大户、村集体,只要是提出的合理需求,事无巨细,他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甚至比自己的事还要重要,想方设法去争取、去协调、去解决。4年来,村民们都认识他这个省里来的和普通百姓一样穿着打扮的第一书记,风里来雨里去。2018年、2020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淹没了整个村庄农田,他带领工作队、党员干部抗洪抢险。卷起裤腿不犹豫蹚水入户,踩起污水不皱眉查看水情险情,肩背手提转移困难群众和财产;还跳进1米多深的水淹农田,清理腐烂玉米杆、花生秧,开挖排水沟,泥水一身。没有豪言只做最简单的动作,排忧解困,开展复耕复种,受到省市县肯定;夏秋季秸秆禁烧,早起晚睡和村书记到一个又一个禁烧点送水、排查、督导,为蓝天为安全晒黑一身;2020年新冠肺炎初起时,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率先指挥安排,在河头村各通道扎起篱笆、设置卡点、安排值班、亲自上岗,历经100多个日日夜夜,守得是全村的安全,赢得是群众的口碑,村里涌现一大批志愿者,参与防控回报村里,很好保障从武汉归来的59人和290个密切接触者,无一例感染,取得完胜。
发展经济“真”用功
4年来,他用真心、真情、真功,在拟定的驻村三年发展规划上,逐步将纸上蓝图变成理想的事实。刚驻村时,村里的道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车难开,学生上学路难走。他带领村干部多次编列上报到村道路项目计划,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达成所愿。为了完成心愿,更是兑现承诺,他多次到县、市、省交通部门咨询、申请,争取到142万元资金,把村庄的半截路修通完善。为解决农产品保鲜,他争取到220万元建设资金,建起了1座1000吨的冷库,筹措了45万元配套购置冷库配套设备。多次跑省县电力部门,争取帮助架设供电专线,节省了十几万元经费,不仅为种植大户收储农产品提供帮助,也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万元。为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打造皖北“小江南”。他跑武汉、去合肥、上北京,寻求项目资金,同悦鑫集团、安徽生鲜传奇等大企业联系,争取发展家庭农场+生态采摘+乡村旅游适合乡土的项目。计划的500亩生态采摘园项目,前期试验的22亩土地,示范的1000平米恒温大棚投资70余万元建成营收。流转或托管村里600亩土地,成功引进种植大户签约加盟,发展并注册特色农产品“鑫河头”品牌,打造出口的“一村一品”胡萝卜、土豆等收益高的新品种。对投资较大的50亩养殖基地,加强环境改善,转产高附加值果蔬种植,承包给大户每年稳定增收8万元。对村扶贫工厂,与村两委多次讨论,确保肉牛出栏率,确保年收入2.4万元。加强对捐资购买的1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的管理,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收割服务,为贫困群众减少支出、提供有偿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加强光伏电站管理,确保9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惠及贫困群众135户。
提升治理“诚”做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4年来,他目标长远,要把河头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的新型农村。他因势利导,结合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运动,在炎炎烈日下,带头清理杂物和陈年垃圾,与贫困户一起整治环境,手把手示范建立标准,用真诚换来群众的跟随,过去曾是苍蝇满天飞,在他不厌其烦地宣传引导下,户户争当“清洁卫生家庭”“文明家庭”;特别是“空心村”整治项目,在前期有效沟通下,7天拆除43户危旧房屋,被镇委誉为“河头精神”。对北方旱厕改造,亲自到户家宣传新型户厕的安全卫生,完成农厕改造445户,还新建公厕6座。在他的带领倡导下,苍蝇不见了,污水没有了,违建消除了,原先的污水池变身清水塘,原先的禽畜圈舍变身蘑菇种植棚,群众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省厅一位领导到村调研时由衷地说,河头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像皖北的“小江南”。韩厚勇的真诚付出,得到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专门召开党委会,研究支持帮扶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安排6个机关处室和管辖的5个监狱与村共建帮扶,筹措62万元资金,扩建村党群活动中心,修建了3个民主法治文化广场,还得到县文体局、烟草局等大力支持,修建了体育健身路径,共同出资架设了230盏太阳路灯,把村部边最大的垃圾坑塘建造成为1个周边闻名的村民公园,每日来健身、跳舞、遛鸟群众熙熙攘攘……一名贫困户,过去让他当环境保洁员,他不愿意,现在主动申请做辅助岗,他说不为钱,就是为保护越来越好的环境出把子力量。6月底,韩厚勇圆满完成省委选派使命,与第八批驻村干部搞好交接,扶上马送一程,把治村理念、扶村精神、富村蓝图毫无保留移交给了新的工作队。
驻村期间,韩厚勇不为名不为利,在省司法厅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先创优、担当作为,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紧紧依靠党员干部群众,用真诚做事,创造性地作为,不仅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年年进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也不断提高。建档立卡时的33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广大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逐年稳步增长,村容村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的变化,各项工作都处在上升期,受到党员干部群众和各级的肯定。韩厚勇同志连续3年选派帮扶工作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次;连续2年被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村党总支被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脱贫攻坚工作“基层先进党组织”;河头行政村被县评为“五星级行政村”,并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维博 良备)(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