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萧县做好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中医药为纽带,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健全服务体系,深化工作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事,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专项活动,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成果。
建中医诊区,扩大中医服务阵地。该县大力开展中医馆、中医药文化知识角等中医诊区阵地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龙头带动、枢纽联动、网底扎实”的服务体系。县中医院抓特色专科建设,建立国医堂,打造中医药传统治疗中心。全县已建成的基层中医馆24个、10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260个村卫生室均设置中医诊室,配备中医诊疗设施。目前,中医馆、中医诊室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最有文化气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中医药服务的开展提供阵地保障。
授适宜技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该县定期开展艾灸、耳穴压豆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在基层为医务人员传授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十病十方”中医诊疗方案,提升基层中医药业务能力,实现基层中医药全覆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通过中医院魏老师培训,我掌握了耳穴压豆适宜技术,平时我采用耳穴压豆来为失眠患者调理,感觉效果很好”,杜楼镇曹庄村卫生室王医师高兴地说。
推绿色服务,倾力护佑群众健康。该县开展以“让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为主题健康义诊,推出中医药绿色服务项目,提供冬病夏治“三伏贴”诊疗服务,为群众送健康、送服务,让中医药走近群众心坎里。累计为群众提供伏阳萧艾灸、伏阳“三伏贴”等1300余人次,让群众体验中医药适宜技术,感受中医药神奇魅力。
讲中医药法,实施“五个一”微活动。为庆祝《中医药法》实施四周年,深入推进中医药法宣传贯彻落实,萧县实施“五个一”中医药法宣传微活动,即全县中医馆、国医堂等单位悬挂一条学习贯彻中医药法的横幅,在辖区范围内面对群众开展一次中医药义诊活动,有针对性开展一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讲座,制作一块中医药法或文化宣传展板,对基层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开展一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据统计,累计悬挂70条横幅,现场群众义诊1200余人次,发放中医药法及健康教育材料3100余份,开展27场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展出60块中医药法或文化展板,开展23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参训人员达260余人次。
说中医科普,提升公民中医素养。该县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宣传,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讲好萧县中医药故事。在电视台开播中医药科普宣讲累计20次,创作中医药文化作品2个即《萧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纪实》宣传片、《龙城医派再起航》歌曲,在公共场所推广普及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开办华佗中医养生讲堂10次,传播中医健康养生保健知识,引导群众认知、感受中医药,营造浓厚的爱中医、信中医、用中药社会氛围,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送降暑茶饮,助力新冠疫苗接种。进入炎热暑湿天气,恰值新冠疫苗接种攻坚期。为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开展,防止中暑,该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等医疗机构熬制酸梅汤、绿豆汤等降暑茶饮,在显著位置摆放,为接种群众、环卫工人及医护人员免费提供饮用,助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张庄寨镇李大爷在接种点候诊室笑着说:如今我们打疫苗不要钱,卫生院还给我们免费提供茶饮喝,防止我们天热中暑,对我们关怀的很,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萧县累计为新冠疫苗接种点提供酸梅汤、绿豆汤等降暑茶饮13桶,预防汤剂1200余袋。
播中医知识,弘扬中医国粹文化。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博顿幼儿园、实验小学等3家活动基地,捐赠中药香囊300余份、《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260套,开展五禽戏教学10余次,青少年学生600余人练习,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医药,走近中医药,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学生身边,滋润青少年学生心田。
寻中医良方,传承中医传统知识。该县实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战略,全市率先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中医药传统知识征集公告,找寻散落在萧县大地具有活态性的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等中医药传统知识,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中医药精华和精髓。目前,在全县已摸底中医药流派传承情况29家,实地走访挖掘民间优秀中医35人,已整理申报29个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已挖掘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人8人;《大公鸡报晓》栏目组在全国踏访100位民间中医,走近我县成功挖掘龙城医派7位中医,并系列报道;开通龙城医派公众号,设立专栏,寻找中医偏方、验方,已陆续发表龙城医派医案医话等系列文章100余篇。(杜建军)(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