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针对全国新冠疫情反弹情况,萧县学校统筹安排,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按照县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紧扣“七个到位”,始终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方位多举措打造安全校园,为全县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构筑健康防线。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教体局根据人事调整和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萧县教体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指挥协调、疫情防控、舆论宣传、后勤保障、稳控机动、信息统计、督查督办等7个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工作职责,同时出台《萧县教体系统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萧县教体系统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用以指导学校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的疫情防控工作。为警醒学校不倦怠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函》,提醒学校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开学工作“回头看、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严格落实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加强督导检查工作等7个方面的工作。
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全县学校通过校园网、班级微信群、QQ群等媒体,每天解读上级防控文件精神,宣传防控措施,并推送防控知识,引导师生科学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是责任督查到位。教体系统实行局领导包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包基层学校,基层学校领导包班级,班主任、课任教师包学生的“五级”疫情防控责任制。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做到“日报告,零报告”。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回头看”专项督查,做到疫情防控责任到位、到岗、到人,实现责任网格化、管理单元化。
四是措施落实到位。针对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国内疫情零星散发时有发生的疫情形势,全县学校持续抓好“十个常态化”防控具体措施(健康防护常态化、测温验码常态化、外来人员排查常态化、发热人员筛查常态化、重点人群检测常态化、监测预警常态化、精准处置常态化、消毒消杀常态化、环境整治常态化、防控准备常态化)的落地落实,并制定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坚持常态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精细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和防疫物资储备。严格执行“六个一律”制度,加强来访人员登记和体温检测,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全面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校园内环境消杀,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扎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严禁组织50人以上的集会与活动,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是排查管控到位。坚持“不少ー人,不漏一生”原则,每日一梳理、每日一排查、每日一跟踪、每日一报送,实现疫情防控快速反应、快速决策。认真摸排7月6日以来,往返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对排查出来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并作医学隔离。工作日期间,每天坚持对师生员工开展晨检、午检、晚检,建好监测台账,规范档案管理。严格落实因病缺课、缺勤登记及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做到逐一核实,详实准确登记,建立常态化监测网络,确保报送信息精准无误。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严格落实1名领导干部和2名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岗位责任,确保政令通畅、处置得当。遇有突发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切实维护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六是疫苗接种引导到位。各学校在组织18至59周岁的师生员工及15至17周岁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后,又在依法依规、知情、自愿和免费接种的前提下,加大12至14周岁学生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力度,鼓励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由家长陪同到就近接种点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筑牢免疫防护保护圈。经排查全县12至14周岁在生40827人,有禁忌症学生75人,应接种40752人,至8月3日,已组织32251名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七是监督检查到位。县教体局持续加强学校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各学校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配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加强人员的体温监测,切实做好应急保障措施的各项工作,为全县学子高考保驾护航。
县教体局会同卫健部门重点对全县寄宿制监督检查,定期检查寄宿制学校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应急保障措施的准备、校内医务室医疗卫生管理、学校生活餐饮卫生管理、教室消毒通风等方面等防疫工作,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检查人员还亲临学校食堂,现场监督食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查看每周制定的菜谱等。
县教体局实行重大活动报备制度,学校组织超过50人以上的聚集活动,必需获批准后方可举办,同时要制定相应的预案。现阶段50人以上的聚集活动,一律停办。
萧县教体系统将树牢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持定力、再接再厉,以最实、最细、最严措施守护校园这方净土,继续保障好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陈昕 杨明义)(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