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筑坚强堡垒,树领先形象” ——以龙居社区”小区管理理事会“为例
来源: 季云冈 徐燕 2021-08-12 16:06:30 责编: 余红霞

微信图片_20210602164830

为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合肥市将基层党的建设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强化党组织抓社区治理的主体责任,大力化解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矛盾问题,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2019年1月10日,合肥市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实施“三抓一增强”工程为抓手,形成了具有合肥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1+8”系列文件。文件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党建统领多方参与网格推进”社区治理新模式,规范并引导业主自治管理,通过居民自治来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治理目标。为此,今年3月份以来,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在全市首创“小区管家理事会制度”,引导和鼓励业主通过“小区管家理事会”这个平台来实现上述治理目标,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促进了居民矛盾化解,使党建工作开展更加契合居民实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1、小区管家理事会

“小区管家理事会”由社区网格长、辖区物业负责人、居民党员、热心居民组成;以“畅通渠道、汇集民意、促进参与”为原则,以网格为划分,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小区管家理事会负责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主要涉及居民普遍关心、社区建设、管理等相关事务,研究、讨论社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社区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资源共享,营造和谐的社区。

2.建立居民四级协商议事制度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创新举措,加强社区与居民、社区与驻地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逐步发挥居民的力量作用,丰富社区治理内容,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寻找社区治理新亮点。社区按照党组织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党员参加活动、便于服务群众的原则,结合每个网格的规模和空间布局、党员数量及分布情况,将社区现有的262名党员、人大代表编入9个网格党支部,并在党员相对集中的网格、楼栋分别建设楼栋党小组。初步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人大代表进网格”的四级居民协商议事体系。

3.安装休闲座椅

社区普通居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园区的休闲座椅少、休息的地方太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居民把遇到的这些问题反映给物业。物业将此情况反馈到小区管家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通过到现场查看,并与社区人大代表集思广益、集体协商后拿出解决方案,在园区增加了休闲座椅,并在每栋楼架空层配备了休闲桌椅,方便居民散步及休闲。通过安装休闲座椅,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提高了小区管家理事会的威信和小区居民的归属感、责任感,进一步地促进社区居民自治。

4.安装非机动车停车棚

园区部分业主反映园区车棚和充电桩较少,每天下班的时候,停车充电地方太少,只能推到家里充电,居民希望物业在单元楼附近多加几个车棚和充电桩。物业将此情况反馈到小区管家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通过到现场查看,并与社区人大代表共同协商,结合小区内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在园区增加车棚及充电桩,并增加了一处地库非机动车停放处,给业主带来方便,不再为电瓶车没有地方停放和充电而烦恼。通过安装非机动车停车棚,提升了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一个个问题的完美落实,激发了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和信心。

5.集中晾晒区

园区业主普遍反映园区内的晾晒区太少,无法满足所需,以至于很多业主在网球场上晾晒衣物,这也缩减了园区内其他业主的活动场所,希望物业能帮忙解决晾晒难题。物业将此情况反馈到小区管家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通过仔细研究和实地查看并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后,拿出解决方案,将小区每栋楼宇顶层天台设置为集中晾晒区,并安装了晾晒绳。此举不仅有效杜绝园区乱晾晒情况,更为业主晾晒提供了便捷,理事会的成立让居民有了依靠,充分发挥小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季云冈 徐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