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完善镇政府实事项目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官桥镇人大始终注重坚定“三个站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监督。
落实监督的本位。组织开展对政府实事项目建设监督,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监督的具体体现。官桥镇人大重视增强监督责任意识、本位意识,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努力提升项目监督的专业度、材料审查的细致度、预算草案的精准度,把握好宏观性和间接性的尺度,既不越权、又不失职。
找准监督的穴位。一是把好招标关。镇人大重视在政府项目招标过程中,监督政府认真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推进实质性的公平公正。二是把好资金关。督促政府遵循科学合理、厉行节约原则设计建设标准,重点监督项目投入资金的运作,杜绝政府投资项目随意、频繁变更,使项目规模、项目建设标准、项目投资成本严重失控。三是把好质量关。针对本镇乡村振兴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镇人大注重督促工程建设双方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督促政府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出现质量问题,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明确监督的方位。一是听取报告与实地察看相结合。要求政府将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建设资金运用等情况如实向人大代表报告;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到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视察,实地了解工程建设情况。二是跟踪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既坚持对政府实事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工程建设具体情况,为人大监督政府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注重对实事项目的资金运用、工程质量等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监督。三是群众监督与督促聘请第三方审计相结合。坚持依靠群众,在开展视察、调查和评议活动时,广泛鼓励群众参与,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同时督促政府聘请第三方审计,专题听取审计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计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加强跟踪督办,巩固审计监督效果。(王淑艳)(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