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近年重要考古发现不断 专家建议深入推进区域考古合作——第十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成功举办 百余专家学者齐聚安徽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1-10-12 06:50:03 责编: 王素英

       10月9日-12日,第十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来自黄淮七省及国内各考古院所、高校、文物主管部门的百余名考古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近年来各地考古重要新发现、“十四五”黄淮七省重大考古课题协同推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大咖云集 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合肥

黄淮七省考古论坛2011年由豫、鲁、皖、苏、冀、陕、晋七省共同发起,旨在加强黄淮地区考古区域合作,展示区域考古新发现与新成果,深化学术交流。第十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虽因疫情推迟一年在合肥开幕,但国内多名知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可谓“大咖云集”。

903dea71-f2a1-41cf-b174-7a6a05eb44af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在论坛开幕式上介绍,出席本届论坛的除了七省院所代表和发起论坛的专家、领导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嵩山文明研究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的文物主管部门领导。“很多专家从极其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赶来参会。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对本届论坛的举办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委托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心参加论坛。”

论坛发起人之一、安徽省文物局原副局长杨立新在论坛开幕式上回顾了论坛发起过程。他表示,黄淮七省考古论坛组织形式活泼,考古信息量大且新,参会人员领域广泛,学术氛围浓厚,理论方法创新,发挥了区域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十年历练,已成为中国考古研究领域的重要品牌。”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安徽文物考古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本届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时光,黄淮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考古工作大有可为,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他希望各位专家在安徽深入交流,在感受独特徽风皖韵的同时,也对安徽的考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深入交流 各省重要考古发现亮点频现

黄淮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近年来重要考古新发现不断,亮点频现。论坛开幕当天,七省分别汇报了2020年以来的重要考古新发现,并就具体考古发掘项目展开了深入交流。河北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陕西江村西汉大墓、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江苏徐州土山汉墓等项目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安徽考古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论坛期间,引江济淮工程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阜阳岳家湖遗址、亳州西菜园墓地、五河县明清码头、濉溪县长丰街酿酒作坊等项目的进展和收获,也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青年论坛,黄淮七省青年考古工作者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认识和收获展开了深入交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罗虎在发言中表示,考古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自觉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董哲博士表示,本次论坛为青年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收获很大。“通过论坛,我及时了解到最新学术进展,并找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适逢中国考古学新、旧一百年分界线,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离不开黄淮七省考古论坛这样的平台。”

在所长论坛上,各考古院所负责人和高校专家围绕系统推进区域“十四五”重大课题、进一步发挥论坛作用、加强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期间,与会学者还赴安庆参观了安庆博物馆新馆的安庆古代文明陈列、引江济淮工程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本,并参观了陈独秀墓园和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

83d78d92-e393-42ff-ab3b-af66198e1cbc

■深化合作 专家建议加强合作推进区域考古研究

“十年磨一剑”,黄淮七省考古论坛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相关交流成果已经结集出版,成果丰硕。第十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专家建议,要更好地发挥论坛作用,加强黄淮地区考古合作与交流,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七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认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经过百年发展,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建立跨区域平台,开展跨区域的考古研究至关重要。他认为,黄淮七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近年来各省考古工作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建设、人员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重要发现不断。黄淮七省考古论坛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光阴,未来应发挥平台优势,总结经验,促进各省进一步深化合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赵丛苍教授认为,黄淮七省考古论坛的设立是个非常智慧的选择。“黄淮七省联合起来,加强合作,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单打独斗’所达不到的效果。”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在这样一个文明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的国家从事考古工作,通过跨省区的学术合作方式特别有利。”他认为,黄淮七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打破省区概念,打造跨省区的学术合作平台,在更广大的地域里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区域性文化的发生、发展,特别具有科学性,符合学术要求,符合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规律。他建议,未来可以通过网络会议等方式,增加论坛活动举办的密度,为各省尤其是年轻考古工作者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吸引更广大的区域、更多群体的积极参与。

■黄淮七省近年部分重要考古新发现

安徽:引江济淮文物保护成果丰硕

2018年至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开展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共发掘遗址31处,出土文物标本上万件。肥西三官庙遗址、庐江岳庙双墩遗址、桐城魏庄遗址、小宋家台北墓地等重要考古发现,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其中,肥西三官庙遗址还入围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2020年以来,安徽还启动实施了含山凌家滩遗址、固镇垓下遗址、寿县西圈墓地、淮南武王墩墓地、芜湖繁昌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其中,凌家滩遗址发掘,基本确认红烧土分布范围为近南北向长方形,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目前发掘仍在进行中。垓下遗址2021年的发掘揭露出19座新石器时代房址,出土了多件陶器。寿县西圈墓地一号墓主墓室总面积约146平方米,推测可能为蔡侯一级的高等级墓。

82732883-e195-4bbb-9470-c2d5088f29be

河北:“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等重大项目深入推进

在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开展泥河湾遗址群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冀西北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冀南先商考古、河北城市考古等主动性考古项目,全力做好雄安新区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好基本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精神内涵,促进遗产展示利用。2020~2021年,该院共承担田野考古项目33项,其中主动性15项,基本建设工程考古项目18项。考古调查累计行程约1135余公里、面积610平方公里,勘探面积约42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44万平方米。

222

河南:安阳隋麴庆墓等新发现亮点纷呈

2020~2021年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围绕人类起源、中原地区文明探源、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等重大课题,开展了大量考古发掘和研究。其中,鲁山仙人洞遗址出土了丰富人类化石,对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安阳隋麴庆墓出土墓主人麴庆及夫人韩氏石墓志各一合,以及相州窑瓷器、石俑、素烧瓷俑、素烧瓷镇墓兽、素烧瓷房屋、素烧瓷猪、素烧瓷生活用具等器物。该墓葬的发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习俗交流融合的成果,充分证明了古代“丝绸之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构建了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和谐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共同体,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8f743ded-bf30-4e41-ac4e-602dfad1941b

江苏:东滩头遗址、寺墩遗址等有重要发现

2020年以来,江苏省各考古院所在新石器至明清时期考古发掘中都有重要新发现。其中,东滩头遗址的发掘工作尚在进行之中,一期的发掘主要揭示了遗址生活区。生活区内,3期房址排列有序,演变规律清晰。拥有独立埋葬区的瓮棺葬是本次发掘重要收获之一,在以往的发掘中未见。另外,寺墩遗址发现了玉琮、玉璧和锥形器的加工痕迹,寺墩东部台地的年代提早至崧泽文化时期,编织纹彩陶更显示出崧泽文化时期此地的已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ffa57078-26f8-4eb5-963d-6c6f586eb9e3

山东:考古工作新局面逐渐形成

2021年7月、9月,山东省文旅厅相继出台文件,全省形成了以6家发掘资质单位和10家地级市文物事业单位为主体的考古调查勘探新局面。202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揭露约4.57 万平方米,考古勘探面积逾640万平方米,调查勘探线性工程长度达840多公里、块状占地项目面积约46平方公里。2021年1~9月,发掘4万多平方米,勘探770多万平方米。其中,博兴龙华寺遗址发现北朝、隋、唐时期的佛寺基址一座,寺院布局清晰。其中隋代寺院是在前朝因火烧毁的寺院基础上修建的,建造和使用时间皆为隋代,规模大,与龙华碑记载的龙华寺相吻合,极有可能就是隋代的龙华寺。

eb2579f2-9298-432f-ae23-f90dbe906602

山西:深入推进垣曲北白鹅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

近年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云冈学研究”等重大课题,着力推进翼城北撖、夏县东下冯、沁水八里坪、兴县碧村、芮城寺里-坡头、闻喜上郭、垣曲北白鹅等重要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其中,垣曲北白鹅墓地2020年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抢救性清理两周时期大中型墓葬9座,出土铜器铭文内容丰富,对探索晋南与成周地区之间的关系,探索晋南地区文明化进程在整个中原地区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fca78805-e475-4006-bb7b-f3dbcf0008f4

陕西:江村西汉大墓等取得重要发现

近年来,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全面推行考古片区制,加速建设考古博物馆。2020~2021年度,在渭南北刘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房址等大量文化遗物,在部分区域发现老官台文化地层,对研究“早期中国”的文化面貌、寻找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存、探讨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等重大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e6be787f-2755-41c3-9348-c3cab736e818

大堡子墓地共清理墓葬800余座,出土陶缶肩部刻有“新亭”二字,属首次发现,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秦汉之际咸阳周边的墓葬布局、埋葬制度、家族关系特别是秦汉政权更迭和文化因素“过渡”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考古学资料。江村西汉大墓出土各类文物数百件,部分器物系西汉帝、后陵墓考古工作中的首次发现,为掌握西汉早期陵墓外藏系统的陪葬内涵增添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刘媛媛/文 任逸玮/摄 部分图片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