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孙圩子乡积极探索多元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来源: 王亚辉 2021-10-25 18:21:55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近年来,萧县孙圩子乡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该乡更是进一步开阔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因村施策,产业支撑,多措并举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了村民增收。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力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发展壮大村集体增收瓶颈,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群众“双增收”,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乡党委、政府把全力抓好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积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发新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全面发力,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稳步推进。通过多次召开村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专题会议,深入探讨村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推动土地托管的运营模式,明确各村土地托管规模、前期资金筹措渠道、收益分配方式,积极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通过召开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会,引入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全乡有需求的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村集体合作社急需的资金、技术、农资等问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实现粮食作物的规模经营效益。

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该乡党委、政府聚焦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的提升,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将小麦、玉米、胡萝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托管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集中连片的生产托管作为发展重点,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的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力争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服务龙头企业,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和干部队伍,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截至目前,全乡共培育100亩以上大户11家。田景明亮合作社托管土地200亩种植胡萝卜,亩均收入5000元;立亭合作社托管土地1180亩种植优质小麦、玉米,亩均收入800元;金丰合作社托管土地200亩种植优质小麦、玉米,亩均收入800元。典型引路,促进土地托管工作的长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42家增加到现在的61家。通过托管,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耕作水平,种植大户从播种、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深挖本土资源禀赋,做强做大“五彩”农业。该乡党委、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五彩”农业的决策部署,认真研究制定壮大胡萝卜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大力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机械、推广新技术,积极培育经营主体,主动开辟销售市场,谋划千亩大棚胡萝卜示范园,探索发展春季胡萝卜,加快冷库、交易市场、电商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成功申报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推进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争取尽早获批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申报胡萝卜地理标志,举全乡之力,推动胡萝卜产业大发展。同时,深入推进“头雁工程”,重点培育产业发展先进典型,以程蒋山村为示范,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改进胡萝卜种植技术,积极探索开发新品种,瞄准高端市场,做大做强名优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周边胡萝卜种植户及时更新品种,全面掌握新技术,广泛使用新机械,不断提升了胡萝卜产业发展水平,使胡萝卜产业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了最大化。(通讯员 王亚辉)(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