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利辛县纪王场乡和谐社区前董庄,村西头几十个白色大棚总是格外显眼。这是和谐社区扶贫专干董敬国的蚂蚱养殖基地。时至十月,蚂蚱棚里的蚂蚱又到了成熟能卖钱的时候。
来到董敬国的养殖基地,密密麻麻的蚂蚱沾满了纱网,隔着纱网也能看到它们白花花的肚皮,拿着割好的青草刚掀开棚门,里面的蚂蚱就满棚飞舞起来,“今年每个棚产量在100斤左右。”董敬国说。
“总觉得自己是村里的扶贫专干,总想带头为村里做点事情,探索能帮村民致富的产业。”2020年5月,一直想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董敬国在地里搭起十几个大棚,从外地买来虫卵孵化,开始试养蚂蚱,没想到初次试验就成功了。
2021年,董敬国扩大了养殖规模,总共建立起30个养殖大棚。“一个棚的产量在一百斤左右,收入在二千元左右,一亩地可以建十个棚,建一个棚大约1000元,这30个差不多能收获3万元,去年卖完第二批蚂蚱就回本了。今年蚂蚱市场价能卖到每斤20—30元左右,一批产量就得3000斤,估计能卖到六七万元。种农作物,要看天吃饭,一年顶多两千块钱。养殖蚂蚱一天就喂三顿草,不用喝水,很省心。”董敬国熟练地向我们计算着养殖蚂蚱的投入和产出比。
如今,纪王场乡的红色旅游示范路线也正在如火如荼打造中。“等乡里的红色旅游路线打造好了,就建了两个蚂蚱体验棚,让城里孩子在这进行喂蚂蚱、抓蚂蚱等一系列体验,为村里旅游增添几分特色。”同时,对于帮助村里人致富,作为扶贫专干的董敬国也有自己的想法,“等养殖基地扩大规模进入正常轨道后,就成立养殖合作社,为村里人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鼓励群众自己养殖或者帮助他们集中养殖、统一销售。” (赵理想 马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