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随着最后一根钢结构的吊装完成,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电池系统工厂顺利结构封顶。从项目摁下“启动键”到封顶,用时仅70天,达产后将年产配套电池包30万套。
补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进入“十四五”,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合肥抢抓机遇,加速布局,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宏伟目标,集聚大众、蔚来、江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肥经开区,身负重托和寄望。
大众安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拓展全球合作的代表项目,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国内首个独立投资的电池包项目,于今年9月5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位于合肥经开区宿松路与卧云路交口西北区块,毗邻大众安徽整车制造基地,总投资约13亿元,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池工厂、综合站房、降压站等配套设施。
“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大众安徽本地化配套率和供应链耦合,增强产业链核心配套水平,助力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合肥经开区投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大众安徽吸引了上下游产业纷至沓来,合肥海恒集团围绕大众安徽全产业链供应需求,“补链、延链、强链”,前后3个月时间组织了十几轮商务谈判,紧密对接大众安徽零部件厂家,目前已基本落地天津电池包、西德科、延锋等数家企业。
合肥恒创智能公司副总经理朱磊表示,“拓宽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供应水平。我们将通过高标准的生产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大众供应商入驻,加强大众安徽的核心竞争力。”
加速大众安徽项目投产
据了解,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地源热泵技术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本次施工最难的就是地源热泵技术的使用,短短20天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深达120米、336个垂直孔钻孔、17000米PE垂直管及水平管安装任务,没出现一次返工现象。”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董玉海说。
项目自开工以来,合肥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大众(中国)等各投资和参建单位高度重视,共同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合肥海恒集团安排专班,组建项目管理经验丰富、作风过硬的骨干队伍奋战一线,紧盯节点目标,抢工期,狠抓项目推进;中化三建发挥央企优势,细化施工方案,组织多专业、多工种、多队伍集中攻坚,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中化三建项目经理陈志勇表示,电池系统工厂结构封顶后,将全面推进屋面工程、装饰工程以及室外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项目与大众安徽整车制造基地项目仅一墙之隔,“电池系统工厂与整车制造基地相邻,这将大幅提高我们的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快电动汽车产品的上市速度。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包超30万套。”大众安徽零部件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韩素萍 董玉海 严华明 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