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五举措打造立仓镇罗集社区协商全国试点
来源: 蔡宜泽 吴胜 2022-03-25 09:30:24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据悉,蒙城县立仓镇罗集社区在2021年度被民政部办公厅评为全国村级议事协调创新实验试点单位。蒙城县以罗集社区为试点,把县委提出的“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和社区协商的规范相结合,按照“7+X”的协商委员会组成模式,重点围绕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开展社区协商试点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搭建沟通平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共组织开展协商议事16次,参加人员365人次,其中村民自发组织的协商议事5次。通过协商,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2件;通过议事,解决群众争议的事件9件,较为典型的就是罗集农贸市场商户摊位的分配争议等。从协商议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罗集社区未发生一起群众到县非访或集体访案件,整体发展环境较为稳定。协商议事为矛盾解决提供了渠道,通过建立社区协商宣传专栏,搭建议事平台,评议协商成果、发布协商议题、聚集群策群力,充分宣传民主协商工作法,切实让群众树立了“有事好商量、有事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办”的良好议事协商氛围。

二、完善议事体系。蒙城县组建镇、村、网格协商委员会,重组协商单元,下沉协商平台。罗集社区在建立社区协商委员会时,坚持“依靠群众、信任群众”的原则,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社区协商委员会。同时,为确保群众广泛参与,在充分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民自行推选,将社区划分为10个议事协商网格,分别成立每个网格的协商委员会,并民主推选网格协商委员会成员,切实为顺利推进协商议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理顺协商流程。蒙城县坚持议事协商“五步工作法”,即通过党群提事、两委定事、协商决事、高效办事、监督评事,让协商机制有效衔接,将村规民约和议事协商相融合,充分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的能力,真正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春节、午收和逢古会等有利时机,广泛宣传村级议事协商“五步工作法”,积极营造村民议事协商的良好环境。

四、拓展议事范围。罗集社区多次召开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座谈会,对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必议”工作制度,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和研判,制定了社区协商目录4类52项,其中制度建设类10项、公益事业类25项、矛盾纠纷类11项和重点工作方面4项,基本包括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五、广泛宣传动员。为真正让群众能够接受、参与协商议事工作,立仓镇镇村采取党员带头、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推广。首先是结合“邻长制”工作,把“邻长”变“议长”,充分发挥一核多能,党群共治的优势,宣传协商议事制度。在此过程中,真正落实三个“做到”:做到服务共创,由“党员干”逐步变成“大家干”;做到事务共理,由“干部管”逐步实现“大家管”;做到责任共担,由“个人说”逐步发展成“大家议”。其次是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用实实在在的议事成果,让群众从对协商议事从最初的观望,到接受,再到融入,最后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蔡宜泽 吴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