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泉水村:组织集体插秧 不误农时保障粮食生产
来源: 张濛 2022-06-16 11:10:39 责编: 陈亮

泾县昌桥乡泉水村700亩水田再现“古法插秧”。据了解,这片稻田不使用化肥、农药,在“古法插秧”之外,还雇佣人力进行拔草,推广“稻鸭农法”,确保绿色生态大米的安全生产。

6月14日,皖南山区迎来了潮湿闷热的“梅雨”季节。夏至未至,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时节。吴国光,皖南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一大早就带着自己一组的村民在田间忙活起来了。

家住昌桥乡泉水村的吴国光是一名“老农”人,耕作经验丰富,插秧手法更是娴熟。作为农业发展公司聘用的管理人之一,他每天都带着几名短工起早摸晚。插秧工作是按计件进行,工作时长也因人而异,吴国光笑呵呵说“有些人收工早,有些人收工晚,我是恨不得一天能干12小时!身体还好,趁着这个时节好,最近天气不错,大家都想在这周完成700亩水田的插秧。”

由于泉水村这片水田土壤肥厚,淤泥较深,插秧机很容易陷入淤泥,无法耕作。而人工插秧虽然有效,由于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插秧又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能够找到“古法插秧”技术好、能吃苦耐劳,坚持这短时间劳动强度偏高的人,并不容易。“我们大概十几个人,分了几个班组,我和另外两个人一起。今年夏天,还有3000亩稻田都要进行插秧。这一片是属于村集体管理的700亩,因为以前有抛荒现象,现在由村里的生态农业公司组织管理。”

吴国光口中的安徽昌桥泉水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由泾县昌桥乡泉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控股。泉水村党总支书记叶周亮介绍说:“这700亩水田,现在是通过流转,由村委会委托昌桥泉水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统一管理。我们泉水村位于泾县与南陵交界处,村里的泉水水质很好, 所以村也得名泉水。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讨论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依托肥沃的土壤、优质水源、良好生态环境来打造绿色生态大米品牌。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管理的这片稻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雇佣人力来拔草浇水,同时还会在田里养鸭或者鱼虾,希望这样生产的绿色生态大米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我们现在组织插秧,预计到今年秋天,仅这700亩田,可收获21万斤大米。”

据叶周亮介绍,该村有一千多青壮年村民在外务工,对家中的耕地顾不上、或容易错过农时。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将田承包给种粮大户,或委托村里的合作社代管再由该村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承包,雇佣常住家里的村民管理。据了解,插秧工作还将持续一周,插秧后的水稻还将经历110天的生长周期,再迎来丰收。“县、乡也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村指导,我们将全力以赴,不误农时,杜绝抛荒,保障粮食生产。”(张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