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六安市退役军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拼出了服务大局的贡献度,提升了退役军人的满意度,交出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2021年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多个重要目标考评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系统先后荣获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全国退役军人系统宣传先进单位等四项部级表彰。
狠抓基层基础,退役军人归属感不断增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扩大“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成果,着力把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体系建强做实。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及时调整充实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协调解决问题24个。建强“四级服务体系”,巩固深化“五有”“全覆盖”成果,建立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2102个,落实办公场所62902平方米,其中78家服务中心(站)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金寨县天堂寨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兵支书”“兵委员”队伍建设的通知》,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区)“两委”退役军人近千人。
狠抓政策落实,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把退役军人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全面加强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待抚恤工作,让退役军人更好享受政策红利。扎实推动安置工作落实,完善转业军官按专业对口安置办法,促进人岗相适,全面完成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健全完善阳光安置机制,严格安置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更新军转干部数据信息系统,建立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基础台账。大力推动就业创业,出台《六安市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提升实施方案》,开设11个职业教育专业,共组织1031人参加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完成目标任务的105.2%,全部取得结业证书。线上线下举办专场招聘会18场,提供岗位1.57余万个。狠抓优抚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发放抚恤补助资金共计3.49亿元。推动市县(区)财政设立关爱帮扶资金,总规模达930万元每年。引入社会力量做大帮扶资金池,安徽迎驾集团捐赠5000万设立“迎驾长城基石工程”,用于全市退役军人表彰奖励、创业扶持和困难救助,走在全国民营企业拥军前列。
狠抓尊崇褒扬,退役军人荣誉感更加强烈。围绕“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工作目标,强化典型引领,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力维护退役军人荣誉,努力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典型引领,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百年江淮英烈”等系列活动;深度打造新时代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品牌,挖掘宣传退役军人“战疫”“战洪”先进典型,全市共成立“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伍228支,现有队员1.9万人,在红色宣讲、应急救援、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开展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按照事迹感人、社会知名度高、群众认可等原则,评选表彰了10名“最美退役军人”,20名“优秀退役军人”,在全市营造了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狠抓双拥共建,高质量完成省双拥模范城(县)考评;加强军地共建,《全国双拥工作简报》头版头条刊登我市经验做法;军地联合开展尊崇功臣送喜报活动,为全市1033名立功军人家庭上门送喜报,发放慰问金106.98万元;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修缮保护,修缮烈士纪念设施及零散烈士墓255处,迁移入园零散烈士墓165个,完成6083处烈士纪念设施数据采集校核工作。(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