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教场东村社区:“两应”服务型党组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 教场东村社区 2022-07-13 09:14:59 责编: 余红霞

6层楼高的“老掉牙”小区里,爷爷奶奶们肩扛手提瓜果蔬菜,拄拐爬楼,气喘吁吁,“脚打跪”的场景往往屡见不鲜。如何畅通居民回家“最后一步”,让大家出行不再“上下为难”?大砻坊街道教场东村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社区党委+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党员代表”多方联动,以党建聚合力推动老旧小区康怡嘉园电梯加装工作,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康怡嘉园小区是80年代建筑,原为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职工宿舍,小区总户数404户,总人口800多人,共13个楼栋,39个单元,均无电梯,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11幢3单元的居民殷先生和8幢1单元的居民陈女士就是其中的业主代表。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关乎群众幸福感,但实际推进起来并不容易。老旧小区很多房屋采光和通风不太理想,加装电梯后,中高楼层业主大体受益,可低楼层业主却会受到采光、通风、噪声等影响。按照物权法相关规定,旧楼加装电梯应经本单元或本幢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户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按相关规定或计划施工。在推进加装电梯的过程中,教场东村社区党委在收集到居民安装电梯的申请资料后,积极组织业委会、小区物业、楼栋业主开展多方议事协商,召开调研讨论会,并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同意加装电梯业主和反对加装电梯业主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充分听取各方诉求,通过调解助推双方消除分歧、形成共识。并要求业主方及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安全评估、施工安全质量管控和后期特种设备维护等工作,让“大家的事,商量着办”。

QQ图片20220713084422

时间在过去,工作在推进,点上开花结硕果。从引导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到电梯安装的咨询申请、预算方案、审批程序、招标对接施工方、核算筹集资金账务、再到纠纷的调解,社区党委全程参与指导相关程序,小区的电梯安装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康怡嘉园小区已加装电梯1部,安装施工中2部,已交申请3部。深居简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终于告别了“无事不出门、半月一出门、出门就头疼”的生活状态,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实事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和广泛点赞,小区业主纷纷为社区积极作为、为民解忧的行为点赞。

如今,康怡嘉园逐渐从“穿衣戴帽”向“内外兼修”转变,实现环境“美化、绿化、硬化”的同时,关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新需求。之后教场东村社区将致力于在推进小区自治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管理小区公共事务、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以党建为基础,以“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两应”基层党组织,以老旧小区安装电梯为切入点,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破题之策,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自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