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外交平台公众号获悉:6月23日一名女孩在维多利亚湖边玩耍时不慎落水,来自河北的李国柱、河南周口的劳华伟和安徽界首的牛奇伟3位中国援坦专家合力救起女孩,女孩的妈妈很感激,给他们送来了感谢信并赠予了他们一幅当地的风景画。
原来,6月23日当地时间下午17时10分,李国柱、牛奇伟和劳华伟3人前往距离驻地约3公里的中国超市购物,返回途中忽然听到维多利亚湖边2个当地妇女正大声呼喊,3人连忙向岸边跑去。首先赶到事发地点的李国柱看到一个7岁左右的孩子正在水里挣扎,他扔下手机一头扎进3米深的水里,抓住小孩的胳膊就往岸边游。
由于动作过于迅猛,李国柱鼻孔呛进了水,艰难地向岸边游来,紧随其后的牛奇伟见状一把抓住孩子提上岸来,劳华伟则抓住了李国柱的胳膊把他拖上岸。由于岸边石头比较锋利,李国柱的胳膊蹭破流了血,劳华伟赶紧对李国柱的伤口进行包扎处理。事后得知2名妇女带着孩子在岸边玩耍时孩子不慎掉入水中,湖水较深,2名妇女不会游泳,这才大声呼救。
“李国柱年轻,跑得快,首先跳水的是他。下水救人是我本能的自然反应,谁遇到都会这样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来自安徽界首的牛奇伟告诉我们。
牛奇伟是界首市顾集镇人,1993年12入伍,1996年6月入党,现服役于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得空军优秀士官人才奖1次,2021年8月奉命赴非洲坦桑尼亚姆万扎执行援助任务。
牛奇伟身在军人世家,父亲1971年参军,1977年复员,2012年退休;儿子2016年参军,跟自己一样同为空军;家属随军在部队。
提起牛奇伟在他国救人的事情,妻子王敏说:“要不是你们跟我联系,我压根都不知道这事儿,他估计是怕我在家担心都没有告诉过我,我现在知道这事儿还是挺后怕的。”牛奇伟驰援在外的日子里,家中所有事情都是妻子王敏一个人操持,因为知道牛奇伟工作的特殊性,家里的事情王敏从没让他操心过。
提起在坦桑尼亚的生活,牛奇伟说刚到的时候很不习惯。姆万扎离赤道近,紫外线强,且经常会受到蚊虫叮咬的困扰;因为电力资源匮乏,一天里可能会停好几次电。住所路面是沙土路,因为没有硬化,灰尘很大,这使本来就对尘粉过敏的牛奇伟不得不喷涂或口服抗过敏的药物。
虽然生活上有诸多不便,但牛奇伟和队友们跟当地居民相处得很好。从驻地到姆万扎体育场大约有1公里的路程,牛奇伟和队友们每天下午4点左右去运动的时间恰好是当地一个4岁左右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时间。“每次孩子都特别亲热地跟我们打招呼,拉着我们的手。我们也时不时在路边商店里给他买点小零食。”牛奇伟告诉我们,“一些我们穿旧的衣服、鞋子,有时候自己买的中国零食都会拿给当地居民,遇到有乞讨的人也会过去给点零钱,他们遇到我们就喊China。”
为期1年的援助任务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就要结束,虽然在姆万扎的生活很艰苦,但艰苦的地方往往最值得留恋。“在这里生活工作了一年,虽然天天盼望着回去,但真的要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牛奇伟说。当被问到“如果再给您一次机会您还会选择去吗?”牛奇伟告诉我们:“只要组织安排我就一定会服从!”
牛奇伟常年在部队,辗转沈阳、大连、丹东等地,不知不觉离开家乡已经29年了,提起家乡,牛奇伟感慨良多,跟我们分享了他写的诗:
《故乡述》
一月一日上锦江,
登上锦峰望故乡。
转身看人儿女大,
才知他乡为客长。
他乡乡音话故乡,
话到故乡泪汪汪。
当被问到回到家乡界首时最想吃什么食物,牛奇伟说最想吃的是蒸菜,红芋叶、面条菜都是记忆中的味道,现在特别想吃。(曹姗姗 张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