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供电公司:服务文明创城 贡献砀电力量
来源: 张闯 2022-10-26 15:18:34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砀山县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理念,把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市作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提升城市形象的综合平台与抓手。砀山县供电公司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勇挑重担、齐心协力,为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整改用电设施,提升用电指数

“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砀山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2022年10月22日,随着安徽省文明城市验收工作组对砀山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验收结束,砀山县供电公司文明创建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群内给予肯定。

砀山县自2021年6月份召开文明创建调度会以来,砀山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响应迅速,多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协调砀山县电信、移动等弱电单位协同进行线路清理工作。抽调各中心供电所专业人员成立“城区老旧小区专项治理”工作组,全面排查城区主干道路、街道和老旧小区的供电设施,对于低压线路、分支线、下火线、电杆及附属物、电表箱及进户线等影响安全运行的供用电设施分类统计;依据排查结果,针对小区分类施策,制订“一区一策”“一线一策”整改方案,试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较多的小区进行优先改造;实施城区电力线路“上改下”工程,将架空线路有序改为电缆入地运行,提升供电可靠性、拓宽城市空间;对于部分街道内小吃摊点商贩私拉乱接的现状,会同政府职能部门走访沟通,设置和安装统一、规范的电源点,保证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持续提升群众用电满意指数。

“我们组织了四个施工班组30余人,四台运输车辆,对砀城各主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进行不规范线路整理改造,在治理过程中,我们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2022年8月11日,在砀山县砀城镇帝豪小区群众用电设施整改现场,现场负责人宋继好介绍说。 

截至目前,拆除废旧电杆234基,主干电力线路改造1.23万余米,新增、更换电表箱900余只,整理改造旧电表箱5千余只,整理改造群众用电线路35余万米,惠及3.5万余户居民。

党员干部带头,扎根包保小区

朱继军是砀山县供电公司玄庙中心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兼任国家电网安徽电力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宿州砀山分队队长,他和城郊中心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齐连义具体负责文明创建包保小区工作。

每到双休日,在砀山县砀城镇财富广场、梨花里小区,都会看到他们和一群“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手持扫帚、簸箕、夹子等工具先后对小区卫生进行全面清理;清扫路面垃圾、捡拾烟头、规范非机动车摆放等;积极引导社区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开展敲门行动,加强日常生活自我监督,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这群‘红马甲’每周都在,夏天忙活以来浑身衣服浸透,冬天也是一脸汗水。在他(她)们的带动下,我们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每当提起“红马甲”,财富广场小区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四季轮回,日复一日。“红马甲”常态化在小区内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党组织与社区组织的共建联建,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并带动了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员工等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国家电网安徽电力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宿州砀山分队成为“梨都”大地靓丽的风景线。

人人志愿服务,文明成果共享

砀山县供电公司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号召全体干部员工争做文明城市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将文明创建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电杆上所有破损老旧的防撞条都要进行更换,警示标识模糊、被覆盖要及刻整改、清理干净……”这是砀山县供电公司砀城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志银带领员工巡查供电设备时工作的场景,也是砀山县供电公司助力文明创建、人人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广大员工日常工作中,工具包内携带刮刀、小铲子等工具,对于发现公共设施小广告、电杆防撞标识损坏等现象,利用手中的劳动工具细心清理并随手更换;对小区配电箱、开闭所等室外供电设施统一张贴文明创建标识50多处;义务帮扶12个老旧小区修复楼道照明设施……

砀城镇梁王路与道北路交口红绿灯向北是公司的包保路段。为做好具体工作,砀山县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两个工作小组,组织20人分组全天候值守,他(她)们身着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手持“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小红旗,配合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和劝导工作。引导行人走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劝导和制止行人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当发现闯红灯、等红灯压线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时,上前进行礼貌地劝导,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和文明意识,努力营造文明和谐行为习惯和文明意识;对出行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志愿者耐心给予帮扶,全力营造“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氛围。

文明创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砀山县供电公司将树牢“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理念,常态化做细做实各项工作,为服务砀山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 张闯)(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