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安徽肥东县包公镇包公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群身着秀美舞服的“银发学生”正在学习广场舞蹈,教室内传来阵阵欢笑。近期,为了深入推进十项“暖民心”之“老有所学”行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包公镇包公社区把老年学校办在“家门口”,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共绘幸福“夕阳红”。
丰富课程,引领老年人“喜欢学”
包公社区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开课出发点,充分发掘社区教育资源,2022年秋季学期共开设三大课程,分别为时政课、书画课和综合课。课程涵盖生活常识、文艺体育、舞蹈健身、养生保健等多类内容,不仅有古为今用的“《黄帝内经》养生之道”,还有强身健体的“太极拳二十四式”,更有修身养性的“书法研修班”。
“开学前期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街串户,倾听社区百姓对老年学校的开课意见,今年的课程完全是社区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大家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老年学校的课程学习了。”包公镇老年学校张校长介绍。
课程设置遵循民意,授课内容易学易懂,上课时间灵活自由,包公社区老年学校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办学理念,赢得了社区百姓的好口碑。
搭建阵地,有益老年人“方便学”
“家门口就能学习”是包公社区老年学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舞台”,以社区高素质人才为“演员”,以社区“两委”班子为“导演”,包公社区老年学校吸引众多的“观众”,不断排练出展现新时代老年风貌的精彩“剧目”。
包公社区的文女士是最先报名社区老年学校的学员。“空闲在家也无聊,现在社区在家门口办了老年学校,走几步路就来到学校,真是太方便了!”文女士报名了本学期的广场舞和烹饪课程,才刚上了几节课,认真好学的她就成为班级的“尖子生”。
此外,包公社区聘请有经验、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动员教师、医生、专家、志愿者等人员广泛参与,全力组建、培养、打造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理念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包公社区老年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经过岗前培训和能力考核,正式面向100多名老年学员授课。
规范制度,保障老年人“长期学”
良好的制度保证是工作推进的“压舱石”。包公社区制定“教师授课五则规范”、“学员十则公约”、“课堂六项纪律”等制度规范,确保教师高质量教学,提高学员学习效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打造一块“高标准、严要求、好氛围”的学校“金招牌”。
包公社区老年学校为每名学员制作“学习成长手册”,详细记录学员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课堂评价等内容,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学员在老年学校的学习动态,认真听取学员对教师、教学的真实反馈,积极作出调整和完善。
“这是我的学习记录卡,还差三次课程就能兑换小礼品了。”包公社区张先生展示着他的学习卡片。包公社区老年学校按照“学而优则奖”的原则,精心准备水杯、遮阳帽等生活用品,组织开展“全勤学员兑礼品”活动。针对课堂满勤的学员,凭学习记录卡可以免费兑换小礼品。
下一步,包公社区将大力宣传老年学校,鼓励更多老年人加入“老有所学”的行列,进一步提高办学的“知晓率”。同时,社区将认真打磨课堂内容,持续推出一大批符合老年人“口味”的精品课,进一步提高办学的“满意率”,不断迈向“老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乐”的新境界。(高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