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舒城县高素质农民胡国转种粮种出“大名堂” 入选全国“百优保供先锋”
来源:周冬冬 2022-11-28 18:02:06 责编:纵强 胡明兵 张波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名单,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素质农民胡国转入选。

为促进各地加强粮食稳产保供、大豆油料作物增产扩种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管理和技术培训,农业农村部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发展带头人。2022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聚焦稳产保供,从近三年农民教育培训学员中,遴选100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先锋人物(简称“百优保供先锋”)。

47岁的胡国转是舒城县千人桥镇重阳村村民,销售农业生产资料20多年,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有特殊的情结。尤其是从事农业工作以来,胡国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视,坚定了她献身“三农”的决心。

2015年从事农业生产以来,胡国转先后注册农业企业三家:舒城县胡国转家庭农场、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六安市国转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关心下,她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尤其是县里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并以端正的态度、优异的表现、优良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还主动和同行交流讨论,利用自己经营的田地大胆试验。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成功创建六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舒城县绿色优质水稻分院,开展绿色优质水稻种植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

此外,由胡国转牵头,公司又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并邀请11名省市级专家加入研究团队,成功申请备案了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安徽舒城稻渔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而且,公司现已获得15项专利,受理通过20多项专利,并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几年的积累,胡国转很快成长为行家里手。

学以致用是胡国转的最大优点。她将自己所学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娴熟地运用于平时的生产经营中。

目前,胡国转主要经营三个方面,种植业、养殖业、社会化服务。

她种植水稻、小麦2000多亩,年产烘干后稻谷1200吨以上、小麦300吨以上。每亩水稻平均增产50公斤以上、小麦平均增产70公斤以上。

安徽公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高标准化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800多亩,年产烘干后虾田稻400吨左右,小龙虾60多吨。虾稻田水稻种植过程中绝未使用任何化学肥料、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既提高了产品品质,又保护了环境。公司现已注册“重阳香玉”虾稻生态米品牌,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大米现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公司还注册了“舒虾源”小龙虾品牌,并经审核,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虾稻米和小龙虾销售均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20年,六安市国转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了舒城县大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旋耕、插秧、飞防、收获、烘干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组织开展农机大户、机手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开展农资统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2022年,她又扩建烘干房,实现年烘干水稻、小麦5万多吨。同年,为响应省政府“两强一增”的号召,舒城县建设万亩稻麦(油)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胡国转承担了3000多亩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社会化服务任务。2022年已合计完成农机社会化服务10万余亩,有效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胡国转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担当社会责任。

近几年,她每年为周边闲散人员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2021年发放工资110多万元。胡国转还积极发挥带头人的作用,连续两年共培训周边农户360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种植技术,农资购买注意事项,农机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等。

多年的倾心工作,胡国转收获了累累硕果。目前,她名下农业公司现有办公室、会议室400多平方米,厂房仓库3900多平方米,晒场3200多平方米,大型农机具50多台套。固定资产总价值1500多万元。经营面积2900多亩,年收入9000多万元。

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她还带动了一方农业的提质增效,被先后被授予“六安市先进小龙虾产业发展带头人”“六安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十三五’期间舒城县‘十佳科技示范户’”“舒城县县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六安市三八红旗手”等一系列称号,现担任舒城县蔬菜协会理事、舒城县渔业协会副会长,2021年12月又光荣当选舒城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其家庭被六安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文明办授予“六安市‘最美家庭’”。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胡国转深知农业发展任重道远。她决心如公司的名称——“公牛”一样,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再接再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绿色水稻种植、农业科技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不遗余力。(周冬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