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充分挖掘利用退役军人人才优势,多举措搭建平台,全要素服务保障,着力培育崇德向善、担当作为的“兵队伍”,让退役军人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奉献社会中赢得社会尊重。
该市打造“兵模范”队伍,建立荣誉激励制度,开展“最美”“优秀”等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累计选树各类典型666名;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分类建立台账,严格选拔标准,建设优秀退役军人资源库,已入库退役军人390人。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该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退役军人在各行业各领域当先进、作表率,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韩庆玲、省级“最美退役军人”戴清、省级模范退役军人王琼峰等退役军人优秀代表,示范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创先争优、见贤思齐。
该市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后备人才库”,选荐优秀退役军人充盈村(社)“两委”后备力量,打造“兵干部”队伍。并注重引导培育,将“兵支书”纳入组织、退役军人等部门培训计划,今年已组织两场教育培训,千余名“兵支书”参训。在待遇保障和激励嘉许方面,该市对服务基层的“兵支书”予以物质扶持和精神褒奖,营造干事有平台、干好有荣誉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1954个村(社)“两委”吸纳退役军人1177名,其中“兵支书”391名,“兵委员”786名。
该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兵志愿”队伍,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在志愿服务中彰显“兵”力量。依托“两站两中心”,建立涵盖全市退役军人的志愿服务网络。同时,注重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通过购买人身保险、提供交通补贴、开展典型评选等方式,激发退役军人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目前,市县乡村已组建2125支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总计1.97万人,常态化开展红色宣讲、国防教育、应急抢险、帮扶慰问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达8万余小时。
该市大力扶持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引才回乡”“能人回归”工程,落实财政税收、金融贷款、培训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兵能人”队伍。先后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就业创业典型选树活动,培育选拔更多大国工匠和创业能手;汇聚创业标兵力量,成立退役军人创业者协会,助推军创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达1300多家,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值近百亿,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