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镜湖区大砻坊街道北门口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社会工作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治理学院、社区公益课堂、社区养老服务站等服务平台,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区治理氛围。
“党建+网格”以先锋模范激发活力。将党组织嵌入网格化管理,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共成立8个网格党支部、16个楼栋党小组,41名党员担任楼栋单元长。不断将党员骨干培养为群众领袖,构建“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管理体系。发挥先锋驿站作用,把党的组织阵地设到群众家门口。深化“双联双应”工作,建立岗位认领机制,吸引68名在职党员参与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项目,与市住建局、区委宣传部等双联系单位开展共建活动。社区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30余场活动,受众服务群众约3000人次。做实网格微治理,把工作推进落实到每个网格、每户家庭和每个居民。定期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共建单位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聚焦居民反映的物业管理、绿色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等热点问题,集思广益共商对策,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安师大教科院在北门口社区开展的暑期童趣营活动。
“党建+平台”,以共建共享释放动能。以社会工作服务站为载体,搭建社区治理学院、社区公益课堂、社区养老服务站等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社区服务。采用“外引+内培”双核发展模式,引进新希望服务中心等专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培育童趣社、九莲塘歌艺团、英花舞蹈队等5个社团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为社区文化活动增添活力。聚焦重点人群,推行“嵌入式”服务。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就餐、休闲等多元化服务,老人们在社区就可安享幸福晚年。童趣社等社团组织常态化开展阅读、绘画、童趣等系列读书交流活动62场次。以社区治理学院为平台,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能力。围绕社区工作实务开设理论知识、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疫情防控实操等专题辅导10次。
“红色义工站”志愿者新年前夕上门给困难群众理发。
“党建+服务”,以多元服务注入活力。成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红色义工站”,建立普适和精准相结合的服务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培育先进志愿服务团队。由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同志、社区志愿者组建的“红色义工站”,十年如一传递爱心,目前共有志愿者325名。主要围绕医疗服务、帮教助学、扶贫帮困、法律维权、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开展帮扶等公益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1000余小时。打造“全覆盖”社区服务机制。依据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分类开展普适性的社区服务。开设四点半课堂、暑期三结合等服务项目,解决工薪家庭烦恼;针对中青年居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升职业技能;针对家庭方面,开设家长学校,亲子服务项目,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针对老年人,开设社区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建立“个性化”社区服务机制。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以及“三无”群体,均实行一户一档,专人包保。针对老年群体,建立困境老人档案35户,开展上门服务200余次,开展康乐助老活动10场,服务老人超过1000人次。社区也打造了点单式服务项目,共开展便民服务活动3场,吸引居民参与350人次。(郭艳敏 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