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后多次被舒城县棠树乡党委评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头人”“先进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当选为舒城县人大代表,2023年2月被评为“皖美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窑墩村获得“安徽省森林村庄”“六安市卫生先进村”“舒城县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和“舒城县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等多个荣誉,他就是舒城县棠树乡窑墩村党支部书记陈勇。
陈勇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初心使命,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用担当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奋进之歌。
窑墩村现有脱贫户25户,监测户1户。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他坚持到每家农户了解群众生活状况,解决群众的真正困难。大官庄脱贫户袁自应,妻子残疾,袁自应本人由于今年眼睛突患疾病,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无经济来源,存在返贫风险。陈勇了解后,和包片干部一起到袁自应家中研究制定帮扶措施,让其在家发展水产和养殖,并联系乡民政办帮助申请了低保。通过一系列帮扶,袁自应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15000元,他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逢人便说,陈书记真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为了协调村民张明东和棠树村民的土地纠纷,他先后20多次到两户村民家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成功化解双方矛盾。如今的窑墩村和谐稳定,无信访积案,百姓安居乐业。
窑墩村是舒城县远近闻名的丝瓜络产业村,丝瓜络种植产业是窑墩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他立足窑墩村实际、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制定了窑墩村集体经济展规划,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村党支部注重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党支部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脱贫户”模式,通过提高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促进丝瓜络产业进一步发展,在政协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他积极组织开展了“六安商量·共话舒心事·瓜田丝语”议事活动,开创了基层民主议事活动的典范;他多次和乡村干部一起到浙江宁波、六安市裕安区、安庆市大观区、亳州市药材市场等地学习丝瓜络种植技术,拓宽丝瓜络销售渠道;积极联系安徽农业大学,共同合作开发丝瓜络产品,推动一产向二产转变。
窑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丝瓜络产业园带动村民40多人居家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2021年窑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7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或及收益分红增加收入20万元;2021年投入资金10多万元解决小型公益事业6处;2022年村集体投入资金2.4万元,为村中60周岁老人代买银联安康保险,村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2022年在乡政府的推动下,由窑墩村负责种苗和技术,带动周边乡村种植丝瓜络近300亩,预计增收120万元,推动“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不断发展。
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陈勇带领村两委和全村群众,着力打造“三个美”。即建设乡村人美,环境美,文化美。窑墩村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低保对象、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员等人群的关爱服务,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窑墩村改厕全部完成,垃圾污水实现无公害处理,网络员和保洁员齐抓环境整治,并宣传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合力维护乡村环境的整洁舒适,切实做到人居环境优良、生态宜居。
2022年窑墩村有新增耕地200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陈勇同志带领村两委和网络员走遍了窑墩村所有的荒坡和林地,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并按要求种上小麦和油菜,保证窑墩村所有土地没有一分闲置耕地,践行高标准的耕地保护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陈勇同志积极联系文化和帮扶部门,修建窑墩村图书室,筹集图书2000多册,书籍种类齐全,富有观赏性、实用性,为广大村民闲暇时光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陈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光荣的战士,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忘记身肩沉甸甸的责任。他说:“勤恳踏实的工作让我无愧于心,党和政府也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但我知道,荣誉只代表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许多难题等着我去破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百姓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