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到一名成熟的省部级干部,朱治国以实际行动阐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信念。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当向朱治国同志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扎根基层,廉洁自律,锐意进取,答好时代答卷,书写青春篇章。
学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一腔忠诚。在朱治国同志的人生经历中,他用日复一日的勤恳,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初心。他曾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也曾率队到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朱治国同志的一生,始终恪守着“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的信念,把这份精神力量融汇入工作的每一点一滴中,数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不辞辛劳。
学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国已经帮助9899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一丰功伟绩中就有朱治国同志的一份辛劳。朱治国同志以身作则,走遍了青海全省四千多个村庄中的大半,“多走多听”是他的工作原则。为了提振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执行力,朱治国同志联系学校、提供教材,在任期内,青海省提供了三千余次干部提高学历服务。青年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的奉献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新时代建设付出心血与汗水,以实际行动展现优秀品质和时代风貌。
学习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工作作风。从大学生干部到如今的职位,朱治国从未失掉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说:“级别越高,责任越大”;“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参加工作的22年里,从未让给同事、家人、朋友一点“好处”,大部分同事甚至都不知道他家庭情况的复杂。正是因为他严守自己的初心,对于手中的权利一尘不染,成就了他工作的清风正气。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在思想上保持清正廉洁的风气,干干净净做人、公公正正做事。要做到心头有大义,心中有人民,只有守住底线,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大任。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我们将会追随他的脚步,认真学习他的崇高品质,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职责使命,用实际行动兑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者:贲腾 梁有家 单位: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