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安庆
杨飞:砥砺担当,带领退役军人赓写红色信仰
来源:沈军 2023-03-10 11:17:12 责编:喻寒松 夏朝阳 实习编辑 刘静雯

“党的二十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划新布局、勾勒新蓝图、展望新未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将充分发挥‘退役不褪色’的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军人品质,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立足岗位‘作示范、勇争先’,不断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用服务质量的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力量。”望江县杨湾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杨飞表示。

杨飞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某野战部队带出3次“班集体三等功”,16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砥砺担当、勇于作为的使命信念。如今,他一如继往地带领着杨湾镇退役军人保持军人本色,赓写红色信仰。

不忘初心红色基因 加强“凝聚力”

望江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暨杨湾惨案遗址以发生在当地的“杨湾惨案”为背景,综合运用了实物、浮雕、展板等多种形式,以史叙事、以事论人,通过图文及影视作品,全面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迹及杨湾惨案的历史经过。

杨飞每年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到该纪念馆进行传承红色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大家通过听讲解、看图片、观实物,重温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让退役军人在这里重温抗战历史、回味军旅生涯、展望未来。

退役军人刘成志参观后说:“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村民兵营长王旭感觉每次来参观纪念馆,不仅重温了这段历史,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定要传承好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杨飞充分利用本镇的红色资源,将革命史料转化为鲜活教材,对镇里每批应征入伍的新兵,都要进行一次离乡前的革命传统教育,警示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让他们带着“为什么要当兵?”“如何当好兵?”的人生思考踏上从军路。

“我在上甘岭战斗足足打了43天,血肉和泥土已经分不清楚了,战场就是个‘肉磨子’。忍饥挨饿更是常有的事,有时一饿就是一天,口渴了就喝炮弹炸后的沟渠里集聚的血水……”今年90岁的潘庆章每次讲到战斗经历时泣不成声。他于1949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1日参加渡江战役,1950年首批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所属黄继光英雄连。每逢慰问或走访退役老兵时,杨飞就静静地聆听,默默记载下该镇抗美援朝老兵的点滴回忆,然后汇编到爱国主义教材里,用自己身边的战斗英雄事迹激励新一代年轻人奋发图强。

该镇沈荣达老人今年已89岁高龄,19岁应征入伍,1953年志愿参军,入朝参战,参加了朝鲜战争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他的胸部和腿部等多处被弹片击中负伤,因战六级残疾,至今胸内还有四块弹片无法取出。杨飞每次看到老人珍藏着的抗美援朝纪念章,都仿佛看到那段厚重的历史。杨飞表示,每次听老一辈革命军人讲述战斗历史,对他都是一次心灵洗礼,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作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名工作者,他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岗位上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不畏疫情筑牢屏障 提升“联动力”

2020年的春节,杨飞刚退役安置到杨湾镇工作,没曾想,迎接他的第一场战役就是来势迅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战“疫”行动中,杨飞会同全镇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基干民兵英勇逆行,他第一时间组织退役军人下沉到抗疫一线,与村(社区)工作人员并肩抗疫,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杨飞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悬挂疫情防控横幅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线上媒介,进行各级权威信息的宣传;在防疫卡口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两码”同查,广泛营造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氛围,减少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

在抗疫的同时,杨飞特别关注着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积极协调各部门,支持和帮助特困群体,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该镇位于宿松望江交界处,人员往来频繁,杨飞主动要求前往宿望交界处设置的劝返点执勤,对过往车辆进行排查。在杨飞的组织下,春节探亲在家的现役军人刘佳佳,也是第一时间带着弟弟加入到防疫工作组。“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我报名,我要求到一线……”转业军人胡根友回乡探亲,得知路口要防控,便主动请缨加入。

2022年春,上海疫情相继封城两个多月,形势十分严峻。杨飞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本镇在上海工作的两名复员军人,建立该镇驻上海市流动党支部、促进会、退役军人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两地联动防疫机制,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协调,为本镇在上海工作的2061名人员提供相应帮助。

不辱使命勇于担当 锻造“战斗力”

望江县杨湾段长江防汛告急!2020年7月,疫情尚未退去,一场防汛抗洪的家园保卫战接踵而来。杨湾镇四面环水,防汛任务艰巨而复杂。接到命令的杨飞按照镇党委工作部署,迅速前往该镇的大治圩驻守点,靠前指挥。同时,杨飞全面动员,紧急调度,火速组建了该镇余埠村和杨湾村共24人的两支退役军人突击队。

在防汛的100多天里,杨飞一点也不敢放松,即使外面下着暴雨,他也照例打着伞去闸门、大堤巡查,仔细排查风险。在一次堤防巡查时,他发现有100米长的堤坝存在塌方迹象后,迅速报告指挥部,并全力配合指挥部针对塌方风险地段进行加固,做好处置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镇余埠村67岁的杨的珍退役43年,也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眼看着汛情日益严峻,他不顾老伴的担忧和劝阻,积极投身到防汛队伍中,巡堤查险、除草清障,和退役军人突击队一起,把自己当作铆钉一样,日夜坚守在大堤上。

“天阴下来了,看这样子估计雨不会小,得赶在雨落下来之前,将排水沟挖好……”汗湿衣背,来不及抹去模糊双眼的汗水,杨湾村党总支书记胡成海带领着退役军人党员防汛突击队紧锣密鼓地挥动铁锹,与时间赛跑,抢在雨落之前将准备工作做好。7月26日下午,胡成海在带领巡堤人员在巡堤查险的时候,发现长江同马大堤杨湾段内两处有大面积积水,有可能引发散漫隐患,他及时将情况上报至指挥部,经过专业人员勘察,暂时无散浸情况,但是胡成海还是不放心,迅速带领退役军人党员突击队,在散浸区域开挖排水沟,将积水引走,确保堤角无积水。

“部队和地方,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环境,却有同样的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战疫魔、斗洪水,让我感觉像是重新回到部队,有满满的战斗力。”杨飞说完便急忙加入到巡堤查险的队伍中。

不辞繁琐微光成炬 汇聚“向心力”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对于我们退役军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张卡片,它更像是一枚军功章,是我们退役军人荣誉的象征,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退役军人石金友激动地说。

自2022年2月中旬全国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办理工作启动以来,杨飞全力配合本镇本项工作专班组,精心谋划部署,通过工作群、朋友圈、宣传栏和电话沟通等方式,线上线下宣传申领优待证的对象范围、申领流程、办理地点、材料要求等,不断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政策知晓率。对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他主动上门采集信息,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目前,杨飞已为该镇退役军人受理办理优待证申请270余人。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退役军人办好实事,杨飞还组织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定期开展特困、低保退役军人茶话会。

在2023年2月7日的新春茶话会上,杨飞邀请了心理学高级教师方法与来自辖区内的12名特困、低保退役军人欢聚一堂,拉家常、聊新春、测量血糖血压,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排忧解难。活动现场,杨飞专门为夜晚失眠问题严重的陈结枝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与方老师协定,开通专线联络绿色通道,将对其进行长期跟踪心理疏导。

杨飞经过全面摸排,共建档采集437名退役军人信息,并对全镇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烈属,建立一人一档案全要素档案信息采集。

2023年春节前,该镇鸡冠村村民沙先保和叶遥遥,主动联系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村委会,自发捐献大米、菜籽油、春联等物资,慰问本村的退役老兵和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军民鱼水情。

2023年1月12日,杨飞组织服务站携手望江县文旅体局在该镇曾墩村开展“雷池飞歌”活动,书法老师和退役老兵志愿者们现场为乡村群众义写春联。书法老师挥毫泼墨,一副副饱含着浓浓年味和美好祝福的春联引得村民们驻足欣赏。一时间,满院的春联红红火火,这浓厚的喜庆氛围,既彰显了书法家的艺术魅力和公益情怀,也传递了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亲切关怀和美好祝福。(沈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