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细雨的春日,在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处处弥漫着这个季节独有的馨香。基地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园林,花卉苗木齐齐整整,其间还分布着蜿蜒的小道和碧澄的池塘。
“今年该公司积极争取安庆市和桐城市财政各20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培育7000多株容器嫁接薄壳山核桃苗,免费发放给周边各村农户,种植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及道路两旁,富美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收获的果实由果实按市场价统一收购,收益归村民所有。”桐城市人大代表、新渡镇九重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一边嫁接苗木,一边向笔者介绍。
基地中,花香里,现年33岁的余方琴说她与薄壳山核桃结缘才5个年头。她说她父亲余智在外闯荡商海多年,早已事业有成,2014年3月父亲在镇村领导动员下,投资2亿元成立了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新渡镇九重村及周边承包荒山荒地9000余亩,种植碧根果,花卉苗木和油茶。2015年,余方琴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到北京。2018年,父亲劝她回家乡女承父业。创业不是脑门一热就拍脑袋决定的事情,深入做过市场调查后,她做了决定:作为一名创业者,她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风口。“我透露出要回家接替父亲的意愿时,村两委非常支持:一方面,基地能带来经济效益,有利于家乡的发展和老乡的增收;另一方面,这么多荒山,防火也是一件头疼的事,种果木也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的一些同学都觉得我应该留在北京,认为我回乡创业是件不现实的事情,他们也很难理解!但我心意已决,回乡与父老乡亲同奔致富路!” 余方琴说,对乡亲们的承诺,她正在践行着。对于家乡的承诺,她也在践行着。余方琴积极吸纳周边村庄弱劳动力在基地稳定就业,每年增加当地农民劳务收入100多万元。目前在基地常年务工的65人,其中脱贫户14人。
“我在基地就干点锄锄草剪剪枝的活,不累离家近,一年还能挣两万多元,很满意。”现年58岁的脱贫户金爱云,是余方琴主动联系她,并聘请他到基地务工的。
“我一开始跟金大姐承诺,只要她身体允许,自己愿意到基地干力所能及的活,就永不辞退!”对于金爱云的“满意”,余方琴又一次强调了当初的承诺。看到长势喜人的薄壳山核桃,余方琴信心满满,“我回乡创业这一趟路,也就算是没走错!”
“从一个对林业经济一窍不通的‘海归女’成长为碧根果的种植行家。这需要很大的气魄。”洪叶灿说。“新农人”余方琴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人生赞歌。(李芮 孙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