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四事四权”工作法中,阜阳市颍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基层实际,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沟通联系退役军人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一批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挖掘培养了一批“兵支书”“兵委员”,有效促进乡村治理改革和健康发展。佟永峰就是这样一位“兵委员”。
2001年,年轻的佟永峰满怀报国热情,投身国防事业,积极参军入伍,部队服役期间,他曾荣获三等功、优秀士兵和优秀士官。2017年,参军十六年的他退役回到家乡,怀揣着为家乡发展建设作一份贡献的美好愿望,他决定投身基层社区工作,因为有从军经历再加上家乡人民的支持和信任,2018年他成功通过换届选举进入黄庄社区两委,当选为社区居委会委员,主要负责基层信访工作。
针对分管工作,佟永峰积极联络社区内有威望的老退役军人们,邀请他们加入社区的“五老”调解工作室,在遇到群众的矛盾和信访事件启动四事四权机制的时候,佟永峰主动请出“五老”调事员们,充分发挥好这些老同志的作用。
2020年12月30日,颍州区京九路街道黄庄社区保洁员赵某在工作时摔伤,事故发生后被送至医院治疗,物业公司虽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但二次手术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迟迟未支付。此后,赵某多次到物业公司协商赔偿,但都没有维权成功。佟永峰听说此事后,灵活运用四事四权机制,与“五老”调事员们一起联系物业公司负责人。经了解得知,纠纷焦点在于具体的补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随后,佟永峰决定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法,他和调事员们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从法律和道义等不同角度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合情地解决纠纷。
最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书,物业公司一次性补偿各项费用共计4万元,历时两年之久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帮我拿到了钱,为我讨回了公道……”赵某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后,满脸笑容地向“五老”调解员表达谢意。
为使矛盾纠纷快速有效解决,黄庄社区将矛盾纠纷调解阵地前移到居民小区,在18个网格中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处站,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等问题,让群众“找得对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这个安排极大地方便了佟永峰的工作,通过区域划分,逐层汇总,迅速响应,他对黄庄社区内群众信访情况更加了解。
2022年7月,黄庄社区安置区居民王艳反映A栋32户后面养殖家禽,气味难闻,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多次与当事人反映无果,两家的矛盾无法化解,日益尖锐。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立即汇报给佟永峰。佟永峰了解情况后,决定通过“四事四权”工作法,组成由网格员、“五老”调事员、议事代表、社区党员、志愿者参加的“网格说事”小组,开展网格议事协商,最终使问题得到妥善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成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为民办实事,求的是群众一个满意幸福的微笑,求的是老百姓的安心与信任。”佟永峰说,信访工作实际上就是将为民服务放在首位,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在四事四权工作法的指导下,颍州区京九街道黄庄社区的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更加卓有成效,成功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董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