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休宁县蓝田镇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推动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与“平安蓝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微网格”搭建基层政治新平台。蓝田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党建+四级微网格”治理模式,以“绣花功夫”提供精准、精细化服务,将全镇5个村细化为147个党建网格,由党员代表、村民组长、乡贤等群体组建的专兼职网格员深耕“责任田”,形成了“党员牵头、干部联户、分片管理、网格落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迪岭六尺巷”营造基层德治新氛围。迪岭村鹤舍组是蓝田镇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点。整齐的青砖石板路,干净整洁的村内环境,生动的墙体“三维”立体图,处处都能感受到当地村民讲勤劳、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风尚。进入村内,一处弧形的墙体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据了解,此处为当地流传的“六尺巷”,当年隔壁两户为邻,中间有一条巷子,房屋的墙角占了部分路面。为了响应美丽乡村建设,两户自主将墙体移入院内,并将墙角磨成弧形,方便村民行走。所谓“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迪岭六尺巷”让和睦谦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为流传。
“爱心车队”打造基层自治新模式。近年来,蓝田镇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使“平安大妈”“爱心车队”“代理妈妈”等群众自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广大村民不仅追求身上的“钱袋子”而且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针对农村留守人员关怀缺位的问题,由8名驾驶员自发组建的“爱心车队”主动请缨参与抢险救灾22人次,开展爱心助学、爱心送考、接送行动不便老人核酸检测共1000余人次,帮助缺劳动力、残疾人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20人次,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社会公益活动13场次。“平安大妈”队伍主动参与“平安建设”宣传中充当“传音筒”“吹哨员”,在反诈APP注册,治安巡逻,禁毒反邪宣传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红网议事厅”提升基层法治新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法治作用,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磻村、枧潭、迪祥、西村打造4个“红网议事厅”,在鹤舍组搭建1处“百姓说事堂”,让老百姓遇事有地说,愿意说,事能了,构建群众建言献策新阵地。聘任“五老五员”“专职调解员”广泛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法律援助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形成蓝田镇域范围矛盾纠纷调处“一体化”大整治、大调解新局面。2022年镇村两级共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2023年至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起。社会治安形势良好,无重大案件发生。
“雪亮工程”创新基层智治新活力。依托“智慧+”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和高效率,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建设,近年在前川、南塘的主要路口、河道等位置,增设探头22个,把监控设施向治安重点地区、复杂地段延伸,推进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上线“解纷码”云平台,“一码受理、一码分流、一码办理”,上线以来成功化解镇村两级纠纷15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汇聚多方力量,助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