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军旅生涯,从军营转业的他,仅用6年时间便完成了军中硬汉到警营标兵的身份转换。戎装更替,初心不改,他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履行忠诚担当、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转民警勇扛责任、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他就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公安局雷池派出所所长雷中君。
1985年出生的雷中君,2003年入伍,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望江县公安局刑警,现为望江县公安局雷池派出所所长。从警以来,8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警察2次、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公务员1次、全市刑侦工作先进个人、禁毒工作先进个人、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从军3载,雷中君把青葱岁月镌刻在军营,用青春和汗水凝结成了“勇于担当、敢挑重担、敢打胜仗”的精神,迈入从警之路后,无论是身份的转变,还是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挑战,雷中君坦言,压力还是很大的。但他将在部队时的拼劲、韧劲, 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延续到一线警营。通过虚心向前辈请教,刻苦钻研岗位业务,在日常工作中迅速成长,一点一滴地把公安工作摸透学透。
2019年9月,雷中君被调入雷池派出所任所长。雷池镇是一座滨江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辖区人口5.5万人,人员流动量大、安全管理要素多,社区治理任务重。他给自己定好必备“功课”,挤出时间,到辖区走一走、问一问,主动“推销”自己,给辖区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姓雷是雷池派出所长,当过兵,雷厉风行是我的风格!”从军人到刑警,再到基层单位的一把手,这是一段转变身份、思路的重要历程。“基层警务并不比边防驻守容易,要做到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不忘初心。”雷中君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感悟。
2022年4月,雷中君办公室撞进了一位姓王的村民,神色慌张地称自己被人冒充熟人骗了20万元,这对于一名长期务农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巨额财富,雷中君立即组织警力核实,亲自挂帅,根据网上轨迹查询,理清线索,同网安、刑侦商讨研究破案和追赃挽损方案,经过无数次的轨迹分析研判,终于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位置,9月其带领刑侦人员驱车1000余公里,远赴四川省成都市,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成功追回赃款20万元。看到失而复得的20万元人民币,国庆期间,王某敲锣打鼓向雷中君送来了一面“破案神速,为民解忧”的锦旗,并对媒体夸赞“雷所长真是雷厉风行好警察”。
橄榄绿的纹理镌刻着卫国志向,藏青蓝的脉络饱含着爱民情怀。雷中君对待自己大大咧咧,对待群众却心细如发,2022年2月村民汪某向雷中君求助,称自己的弟弟从2002年离开家,现在杳无音信,其听说雷所长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警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雷中君求助。离家出走20年,既无联系方式,也无二代身份证,且音容笑貌也会被岁月打磨,要从960平方公里的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人,无疑大海捞针。但是,雷中君了解详细情况后没有放弃,他利用当刑警出差时建立与同行的关系,打听当地救助信息,同时向走失人员的好朋友、外出务工人员打听,终于锁定离家出走人员汪某去向为浙江福建方向,通过几个月的搜寻,雷中君带着村干部和家属,在福建厦门终于找到了离家出走20年的汪某。看到紧紧拥抱的兄弟俩,这个军中硬汉、警营强人也落下两行泪珠。
农村派出所警务工作犹如千根针万条线,任务重、压力大,在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期间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面对千头万绪的日常工作和警力紧缺的实际问题,雷中君充分结合实际,转换思路,通过借力打力,在优化整合警力资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辖区特点,以警民共建、“一村一辅警”为依托,以“民警+江淮义警+网格长+社会知名人士”为主要力量,建立了一支专群结合的社会治理队伍,广泛发动社会志愿力量协助参与社会治理,为基层平安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风险,二十大安保期间,雷中君带领这支专群结合的队伍,集中隐患排查行动10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0处,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起,帮助群众纾困解难10次,辖区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县公安机关第二名。
以老兵之微光,行警察之璀璨。从军营到警营,戎装更替,初心不改。雷中君以“老兵”精神、民警初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他的担当、坚韧、爱心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树立起了人民警察担当、爱人民的形象,赢得了组织的信任表奖,也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刘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