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助力必不可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中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安徽农业大学颍上辣椒科技小院成立于2023年2月,位于南照镇十里村,是一所以辣椒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型研究生培养基地,注重通过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现辣椒生产的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智慧翅膀”,赋能颍上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质”更有“智”。
颍上县所在的阜阳市是全国著名的辣椒之乡,辣椒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近1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之一。“十三五”以来,颍上县辣椒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品种单一、病虫害频发、保鲜贮藏技术落后、上市时间集中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椒农的收入,降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该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广泛收集椒农的服务需求,积极联系安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研究专家在得知相关需求后,及时赶赴当地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进行调研,回校后继续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联系。为了进一步问需求、解难题、促发展,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当地政府和主要企业,建立了颍上辣椒科技小院,主动扎根辣椒生产一线,积极指导椒农种植技术,密切关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力求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助推颍上乡村振兴。
脚踏实地解民生,立地顶天治学问。小院建立以来,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丁杰、潘睿和李兴住三位同学首批入驻科技小院,深入了解椒农需求,开展辣椒种植技术的服务和推广工作。
丁杰是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他时刻拿着一部单反相机,穿梭于辣椒田间进行拍摄,与辣椒种植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采集数据,用专业技能进行辣椒病虫害图像识别和成熟度智能预测。他说:“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能合理地学会使用科技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潘睿和李兴住是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生,与丁杰的“穿梭”不同,他们通常会在一个大棚待上两三个小时,进行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异的试验。对于他俩而言,科技小院的工作比学校实验室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解决农业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智慧。”潘睿颇有感触地说。
丁杰、潘睿和李兴住已经把科技小院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把农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把辣椒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不仅在田间地头学习和实践,为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作出积极贡献,还在村里开展科普宣传、文化交流、党建宣讲等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看着这个年轻的团队在颍上辣椒科技小院不断为科研而实践着,我们深感骄傲和欣慰。他们的青春和智慧,正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十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亭说。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颍上辣椒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岳俊阳介绍:“颍上辣椒科技小院围绕辣椒新品种选育、病虫害识别、高效种植、精细灌溉、智能分拣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同时为培养知农爱农为农、掌握农业先进科技理论知识、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为颍上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聚合力、强智力。”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家生表示,今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以“一线建小院,小院筑大院”的科技小院建设思路,把抓好产业帮扶作为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之策,在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贡献安农力量。(王浩宇 丁杰 潘睿 李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