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安庆
望江县:渡江战役中的“回民支前队”
来源:嵇奕华 2023-06-18 11:19:57 责编:纵强 许梦源 王逸群

七十四年前,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72名突击队员驾船护送解放军渡过长江,在枪林弹雨中破浪前进,被授予“伊斯兰英雄”锦旗。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在长江中下游强渡,解放全中国。在安庆,沟口(今漳湖镇回民村)被选为渡江突破点之一。

当年,回民村船工董玉发虽然年仅16岁,但自幼跟随长辈以打鱼为生,水性极佳。那时,为阻止解放军渡江,国民党军将长江沿线渔船全部拖走,不仅如此,还派兵日夜看守船工,白天挖战壕,晚上就挤在一间小房子里过夜,董玉发也在其中。

一天夜里10时许,归心似箭的船工们终于等来逃脱时机。他们悄悄地来到湖边,解开缆绳,潜下水底,用手扒住船沿,躲过追捕。

回家后的董玉发发现,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之前我们这里受过灾,家家户户生活相当苦,解放军来了之后,给我们每家每户送大米。”董玉发说。

通过前期动员和宣传,村民们懂得了渡江的意义,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经过三轮报名,确定了72名身强力壮、水性好的船工,组成“回民渡江突击队”,驾驶36条渔船,护送二野五兵团解放军战士渡江。

根据部署,沟口渡江渔船分为3班,每班10条,每船6人,一名船工担任舵手,5名解放军其中一人为机枪手,四人划船。第一班为冲锋队,董玉发作为冲锋队员,登上了最危险也是任务最艰巨的第一班渡江渔船。

4月21日下午,天空中浓云密布,江面上雾气弥漫,自六合圩至共和洲沿线,十余里的河套、码头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大小战船,解放军战士和船工们以堤埂、麦田做掩护,大战一触即发。

一声令下,大小战船破江而出,江面上顿时枪声四起,炮声大作。枪林弹雨中,董玉发和解放军战士先逆流而上,绕过急流,再顺流而下,仅半个小时便顺利登岸。

由于被子弹打伤,至今,董玉发的下巴还有一块伤疤。而当天,有两名回民渡江突击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丁宪玉、马自云、马兆明、丁汉启、丁宪友等人光荣负伤。

随后,二野五兵团政治部在回族聚居的老洲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将写有“伊斯兰英雄”的锦旗和“渡江先锋”的牌匾授予回民渡江突击队,并向每位船工颁发了“渡江船工光荣证”。

如今,“伊斯兰英雄”锦旗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90岁高龄的董玉发作为唯一健在的回民渡江突击队队员,常年义务为往来游客讲述那段扣人心弦的红色记忆。(嵇奕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