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基层党建善治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有力支撑。2022年以来,阚集社区探索把握“善治”之道,在“活力课”“规范课”“行动课”上深入学习与探索,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形成共同致力美好社区的强大力量,从而助力新时代下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老调”少一点,“新谱”多一点,上好基层党建的“活力课”。在乡村振兴加速推进,群众诉求多样的影响下,社区基层党建议题日趋复杂,党建工作切勿因循守旧,各自为战,更忌“穿新鞋走老路”“围棋盘下象棋”。阚集社区党组织积极围绕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在“小”而“杂”的问题上辨析主次,厘清端末,在“精”而“难”的问题上找准定位,长期筹划,探索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党组织体系,推行“全周期、下沉式、零距离”服务模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网格办理,做好全周期服务。严格落实“三到”走访制度,网格员每日早报到、每周家家到、有事马上到,提升服务群众效率,赋能民生保障工程。同时深入挖掘本社区特色文化资源,赋予基层组织新的时代内涵,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建立“阚氏纠纷协调解”模式,推动“阚氏说事亭”规范发挥治理作用,为社区退休教师、老党员、年轻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擂台”,拓展服务空间的“驿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共治的基层党建格局。
“包袱”少一点,“放管”多一点,上好基层党建的“规范课”。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建引领的重点任务。在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阚集社区针对一些社区干部疲于应对、自我效能感低、个人作风浮躁等情况,探索党建工作“放”“管”结合,在一松一紧之间形成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牵引机”作用,一方面加强监管体制创新,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根据实际针对性地精简业务流程,优化办事材料,调整配置权限,提高党政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22年以来,阚集社区以规范“三务”公开工作为突破口,将这项工作作为强化党内监督、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打造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凝聚群众共同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力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阚集社区在包公镇社区双月考评中,多次位居第一;另一方面给予社区干部更大的自主空间,缓解业务压力,释放人才潜力,提高其获得感、荣誉感,阚集社区探索建立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积极给予年轻干部机会,推荐参与省级公务员招考,尝试建立社区季度考核奖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口号”少一点,“步子”多一点,上好基层党建的“行动课”。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建解线头、聚民心、推发展。阚集社区结合“阚氏”一族优秀特色传统文化,利用社区的公共场所、公用空间,打造出新型“阚氏说事亭”党建微阵地,探索“凉亭议事会”新模式,利用闲置办公室,优化资源配置,打造集党群活动和网格服务于一体的党建“综合体”。阚集社区明确每月逢4日、14日、24日为群众“说事日”,通过固定时间开展“逢四说事”,引导群众习惯养成,实现有事有处说、有事大家说,真正落实到位“逢四说事”,畅通群众反映建议的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网格员上户上门“敲门问事”,发挥阚集社区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党组织对能直接答复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分析研判后提交村议事代表共商共议,形成共议建议方案,“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截至目前,阚集社区已解决村民反映宅基地、征地补偿、承包户用水、维修道路、安装防护栏等交通设施80多件,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 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真正用行动做到了基层党建不僵化、不浮泛、不错位,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事好办人心宽。(杨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