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蒙城县双涧镇积极探索创新,开设矛盾纠纷化解“信访评理室”,充分发挥专业懂法人员,村镇干部熟悉本地情况,“两代表一委员”、乡村贤能人士威望,村民组群众了解组情的优势,积极组织多方合力调解,为百姓搭建说事、议事、解事平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讨个说法”。
家住双涧镇双涧村的席大妈和崔大爷是多年的老邻居。2022年12月份,崔大爷准备翻新房屋时,双方就门口的地界问题多次争吵,并愈演愈烈。当地村委会、派出所、镇干部分别多次出面调解,因年代久远,村民组账目丢失,缺乏直接证据,双方各执一词,一直无法解决矛盾。
眼看矛盾纠纷愈演愈烈且有上行趋势,双涧镇启用信访评理室开展调解。2023年6月2日,评理室召集人召集相关人员,在双涧镇评理室进行评理调处,遵循“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原则,游走于双方之间,权衡双方利益,做好协调工作。经过调解员的释法明理,以及双方子女共同的劝说沟通,当事人打开了心结,表示各让一步,预留出50厘米作为公共巷道,其余面积两家各一半。
“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才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双涧镇信访办负责人介绍,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评理室由法律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乡村贤能人士等各方人员组成评理调解员队伍,积极建立完善信访评理工作规范流程,通过评理前、评理中、评理后三个环节,摸清案情,析法说情,妥善处置。
评理会召开前,评理室召集信访人与责任部门见面,全面摸清信访人的诉求,交由评理员熟悉案情。评理时,紧紧围绕“说、议、答、评”环节,推行“律师说法、部门说规、贤达说理、邻里说情”评理模式,力争实现评理员与信访人双向良性互动沟通。评理后,确认诉求合理的,形成化解方案,指定专人跟踪落实,确保方案落实到位;确认诉求无理的,成立思想教育稳控专班,进行日常思想教育疏导和重点稳控,做好网格内管控工作。
目前,评理室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灵活采用“法理情”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调解工作,共收集群众问题和诉求64件,已办结满意61件,调解成功率95.3%,矛盾纠纷调解取得显著成效,切实做到了“事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评理室有固定人员40多人,可以兼顾涵盖“法、理、情”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化解,通过就近就便评理、公平公正评理、法治宣传评理等方式推动信访问题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