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省开始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引起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究竟为什么要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他们毕业后要去哪里就业、有什么待遇……近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新闻发布会,该厅副厅长汤洋等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记者了解到,定向培养生毕业后须到指定的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不少于5年,享受事业编待遇。
问:为什么要开展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是什么?
答:开展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是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计划通过5年实施,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满足需求、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新时代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比达90%以上,为有力改善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足和活力不足注入源头活水,显著增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招生对象为符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历届高中毕业生(截至招考当年8月31日,考生年龄应不超过22周岁)。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热爱“三农”,毕业后志愿投身安徽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二是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填报定向专业志愿。
问:2023年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高校有哪些?招生多少人?
答: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涉及12个专业招生334人。其中本科237人,分别为:安徽农业大学174人(农学专业35人,植物保护专业30人,园艺专业18人,动物科学专业15人,水产养殖专业13人,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27人,智慧农业专业36人);安徽科技学院63人(农学专业36人,动物医学专业27人)。专科97人:宿州职业技术学院35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人,畜牧兽医专业15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16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46人。
问:考生如何报考基层农技推广定向培养生?在校期间能否转专业或考研等?
答:2023年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单列志愿,提前批次录取,面向安徽省内招生。今年,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二批或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便可上网填报本科或专科提前批次志愿。
定向培养生在校期间不得转学、不得转专业。在培养期和服务期内,不得报考更高层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脱产学习,鼓励符合条件的定向培养生,攻读与本人业务工作相关的非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学历。
问:基层农技推广定向培养生服务期限为多长?
答:定向培养生毕业后,须到指定的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毕业后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问: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具体工作岗位是什么?是否有编制?学费有补助吗?
答:定向培养生毕业后,须到指定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具体工作单位,由县(市、区)农业农村、人社、财政、林业等部门组织定向培养生与定向县域内乡镇承担农技推广工作的机构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毕业后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按照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定编定岗并享受待遇。
对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补助。其中,到32个脱贫县工作的,服务期满3年(含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其在校期间实际缴纳的学费,在限额内由省财政给予补偿。到其他县(市、区)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服务期满5年(含5年),由所在县(市、区)财政给予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