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七月,伴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中青年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军,红色旅游不断创新发展。
据了解,石屋坑蕴藏着红色革命基因、孕育着丰富红色文化,被誉为皖南山区的“支红村”,在这里开展了多次游击战役,留下了流芳亭、红军屋、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小岭头战役指挥所、红光桥、石坑茶厂等革命遗迹。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多地党组织走进石屋坑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联学共建等多种形式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相较去年“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今年呈现出活动时间长、峰值高等特点。自6月中旬开始,缅怀祭奠革命先烈、开展庆祝活动的团体不断增多,6月下旬进入高峰,仅7月1日当天在石屋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团体就超过10 个,近400人。
同时,石屋坑也迎来红色研学旅游高峰。多个学校以多种形式祭奠革命先烈、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革命历史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仿佛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在烈士广场,为烈士献上一朵朵白花,鞠躬致敬,寄托哀思;在纪念碑前,庄严肃立,向英勇牺牲的烈士默哀……
近年来,汪村镇聚焦“革命老区、红色沃土、绿色生态”等多种资源,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烈士纪念设施,创新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发挥出了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为高质量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课堂和坚强阵地。据统计,2022年以来,石屋坑游客接待量达6万余人次,红色旅游火热发展,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和农家乐经营,村内开办农家乐(民宿)5家,年收入最高达8万元。
下一步,汪村镇将深入挖掘红色基因,提升红色教育的精神内核,继续全面系统地还原历史场景、人物和事件,做到以真情感人,以真事育人,真正吸引干部群众前来学习接受教育,进一步打响石屋坑红色品牌。(汪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