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千年包拯文化传承,促进高校学子结合专业特色,走基层、识民情、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切实助力青年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近日,肥东县包公镇围绕清正廉洁教育、志愿服务教育等专题,接待安徽理工大学知行德育工坊师生一行来访,开展以廉洁民本文化为精神根源,走进肥东红色印记的“三下乡”实践学习活动。
该实践团队主要由安徽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组成,首先来到包公镇小包社区和包公社区,与潘桂萍书记和文胜霞书记分别就包拯的家世渊源及包公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情况进行交流讨论。会上,潘桂平书记表示小包社区近些年来念好文旅“山水经”、唱响“文化曲”,将自身旅游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具体举措。包公社区文胜霞书记在会议室为队员们简单介绍了包拯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精神对当地民风的积极影响,随后开展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专题座谈会。安徽理工大学调研团队指导老师汪蕾着重介绍了本次调研弘扬包公文化、传承民本思想的目的及意义,并展示了团队成员们对肥东地区红色文化调研的成果。会后,团队将队员们制作的文创产品送予书记。
随后,调研团队抵达包公故里文化园,由包公镇选调生高飞翔和朱馨雨担任文化向导,通过一段段生动有趣的包公历史故事讲解,共同学习领略千年包公的清正民本思想的魅力。包公故里文化园充分利用现有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和提升了包公的孝、廉、智、正、忠等优秀品质,集中展现了包公思想和包公文化。离开包公故里文化园,团队随即前往包氏宗祠,与守祠八年的包氏后人进行采访交谈。包公祠中集中展示了包氏祖训和珍贵的包氏族谱,不仅让成员们感受到肥东纯朴的民风,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包公文化的理解。
最后,团队电话联线合肥市政府办选调生贺庆,与包公镇选调生高飞翔、朱馨雨共同进行深度访谈。问及他们大城市名校毕业却甘愿扎根基层舞台,谱写青春之歌的初心时,他们表示,基层是大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学子要察民情、知民意、暖民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青春之自我,赴时代之重约。这些分享让队员们深受思想洗礼,对未来的择业观开启了新的思考。
据悉,知行德育工坊是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打造的面向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平台,实践团队将以包拯清正民本思想为根源,继续参观肥东红色革命家庭纪念馆、赴合肥市党史馆拜访“安徽好人”商宗年先生、参观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并探访了长临河古镇的传统非遗技艺。(汪蕾 朱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