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马鞍山
马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继明:从“001”号拥军服务卡看双拥工作
来源:刘继明 2023-08-01 18:13:34 责编:纵强 胡明兵 王逸群

日前,马鞍山市现役军人家庭“智慧养老”拥军服务卡(No.000001)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该市立足为军服务,着眼解决部队和官兵后顾之忧,不断创新拥军优属特色做法之一。

近年来,马鞍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以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为目标,以构建和谐军政军民关系为主线,不断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特点规律,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九届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坚持政治引领 高位推进双拥工作发展

该市始终坚持高站位抓双拥,广泛动员各界群众,构建军民同心齐抓共管的“大双拥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谋划、全域推进,全市共建立双拥机构262个,各种双拥服务组织1800多个,形成了上下一体、协调联动、指挥有力的拥军工作新格局

同时,将双拥宣传、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部队教育规划和各部门年度计划,全市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双拥主题公园7个、中学生军校1所,每年5万多名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干部群众30万人次接受教育。市财政出资建设多项(条)国防重点工程和战备道路。与海军马鞍山舰、海防某部常态化开展“城舰共建”“城连共建”,组织烈属、市劳模、拥军企业家等社会代表走进边海防部队,感受备战打仗氛围,赠送慰问品和急需品。

坚持改革创新 提升军人军属服务质量

该市紧贴新时代军人及军人家庭需求,大胆探索拥军优属的方法、路子,将拥军优属工作向军人整个家庭这个后方拓展。借助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率先建设就业创业服务全要素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质量。选拔46名经过部队淬炼的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兵校长”,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传播爱国强军好声音;创新推进常态化、全覆盖联系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工作机制,全面了解掌握服务对象情况,及时帮难解困。

为解决好“三后”问题,该市出台《马鞍山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解决20多名军人子女入学和7名军人子女中考加分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拿出3个事业编制,招录随军未就业家属拿,为军人军属就业畅通“绿色通道”,建立《社会适龄未婚女青年与部队未婚官兵牵手工作机制》,解决驻军部队和马鞍山籍在边远艰苦地区服役官兵婚恋难题。

在双拥工作创新方面,该市率先探索解决现役军人空巢独居父母养老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市级养老服务平台享受“智慧养老”服务,受到广泛好评。建立“直通车”服务现役军人家庭工作机制,出台8项惠及现役军人家庭的拥军优属措施,实现“有需即到、有求必应、有困能帮”。

坚持多措并举 不断织密军民共建工作网

该市坚持常态化、内涵式开展双拥工作,推动双拥工作在思维理念上、体制机制上、方式方法上与强军目标全面对接。坚持双拥工作“九个纳入”、落实“四个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把双拥任务落实下去。每逢重大节日,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军部队;积极开展新兵入伍欢送、退役返乡欢迎、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报喜等活动。2020年以来,军地联合为二等功及以上军人送喜报19次、三等功225次。

同时,驻地部队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投入经费帮助建设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15个;组织帮扶70户困难群众、120名困难学生;助推“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发展,为5所学校增添国防教育软硬件建设。为海军马鞍山舰每年定向采购扶贫产品。

此外,该市还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等活动,形成了“十进军营”系列活动创新品牌。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签订军人驿站14家、老兵驿站8家,签订涵盖体检、眼科、口腔、保险、超市等100余家拥军企业,为军人军属提供日常生活实用的优惠优待服务。涌现了马丽、童佑保、黄国治、马鞍山无为商会、红旗双拥志愿团等一大批热心拥军事业的个人和社会组织。(刘继明


    相关新闻